[实用新型]一种红薯粉生产过程渣浆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6250.9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6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李芳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04 | 分类号: | B01D33/04;B01D33/4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6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生产过程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粉生产过程渣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红薯含糖量达到15%-20%,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因而红薯的种植以及食用量较大,是一种可以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我们在食用红薯的时候大多是将红薯进行粉碎碾磨,然后再进行红薯渣浆的分离,利用红薯浆再制作其它的红薯粉制品,经过粉碎后的红薯粉红薯渣和我们所需要的红薯浆混合在一起,现行的渣浆分离的过程中大多是通过人工或者简单的过滤网进行分离,这种方式不仅分离效率较低,而且分离的也不够彻底,红薯浆里面混杂了红薯渣后不仅影响制品的外观观感而且影响食用时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薯粉生产过程渣浆分离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行的红薯渣浆分离装置分离的效果不够彻底,分离作业时的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粉生产过程渣浆分离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分离结构,分离结构位于固定架上,分离结构包括辊筒和过滤纱布,过滤纱布绕设在辊筒上,辊筒设置有四个,四个辊筒分别为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的连接线构成等边三角形结构,第一辊筒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处,第三辊筒位于第一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过滤纱布套设在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四辊筒上,并通过设置在过滤纱布内侧的第三辊筒张紧配合;在第一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的过滤纱布上侧设有毛刷,毛刷通过连接杆和连接杆上端的旋转轴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辊筒的上方设置有导料斗,第四辊筒的右侧设置有输送辊带动的输送皮带,与第四辊筒相对的右侧的固定架上设有向右的弧形刮板,刮板位于输送皮带左部的上方,分离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红薯浆料斗,红薯浆料斗的下端连接有导浆管,导浆管上设置有调速开关。
优选地,连接杆为可伸缩式结构。
优选地,导料斗的出料口处设置有防止红薯渣浆外洒的防护板,防护板呈弧形且倾斜向下。
优选地,输送皮带的进料端靠近第二辊筒处设置有防止红薯渣外洒的导料板,导料板呈弧形且倾斜向上。
优选地,红薯浆料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红薯浆附着在红薯浆料斗内壁的振动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分离装置采用绕设在辊筒的过滤纱布进行分离,使得渣浆得到彻底分离,全程依靠辊筒的自动转动完成,卫生条件得以保证,同时可以伸缩的连接杆下端的毛刷可以避免红薯浆在过滤纱布上残留附着,第三辊筒能够使得过滤纱布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刮板有助于将第一辊筒外侧的过滤纱布上的渣体挂掉并掉落到输送皮带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彻底、操作简单、安全卫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 2、第四辊筒 3、红薯浆料斗 4、调速开关 5、导浆管 6、输送辊 7、输送皮带 8、第二辊筒 9、旋转轴 10、过滤纱布 11、第一辊筒 12、导料斗 13、第三辊筒 14、连接杆 15、毛刷 16、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李芳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李芳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6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过滤用的回转式栅格
- 下一篇:一种分离浆态床反应器废催化剂的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