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套管对流换热回收排汽工质的排气管疏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6449.1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达;李官鹏;祁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1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对流 回收 工质 排气管 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套管对流换热回收排汽工质的排气管疏水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排汽疏水盘仅有一个套管,出于防烫伤等考虑,套管外做保温,套管壁温较高,难以散热。由于得不到冷却,大量蒸汽工质被排到大气中,造成了水的浪费。以往疏水盘的设置是被动的,为了疏导少量难免冷凝下来的凝结水,但没有从回收工质量最大化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套管对流换热回收排汽工质的排气管疏水盘,该结构利用烟囱般的上拔吸力和排汽内套管的壁温温度场形成自然对流,在不耗运行能量的情况下实现排汽的最大程度的冷却,进而实现其冷却水的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套管对流换热回收排汽工质的排气管疏水盘,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和疏水盘;
在所述内套管的外部设置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套管底部与疏水盘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通过固定在内套管上的至少一组支腿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若干强化换热肋片,所述强化换热肋片在内套管的下部密集布置,在内套管的上部稀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顶部设置防雨罩。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顶部设置防雨罩。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底部连通至少一根排汽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疏水盘的底部设置疏水回收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底部形成喇叭状开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多的回收蒸汽中的水,而且依赖的是内套管的壁温温度场和高长空腔形成的上拔抽吸力,不消耗外部能量。
(2)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置的支腿,一方面起到力学上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从换热角度,充当了内套管的换热肋片,利于实现对内套管壁温的冷却进而实现对内部排汽的冷却。
(3)采用下密上疏的换热肋片布置,利用内套管的壁温温度场诱导形成密度差,在高长空腔内形成的上拔抽吸力和空气对流,进一步冷却了蒸汽,从而更大限度的回收了优质水,减少了全厂水耗,以及生产补充水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套管对流换热回收排汽工质的排气管疏水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肋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套管,2.外套管,3.疏水盘,4.排汽管,5.支腿,6.内套管防雨罩,7.外套管防雨罩,8.疏水回收管,9.换热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套管对流换热回收排汽工质的排气管疏水盘3,包括:内套管1、外套管2和疏水盘3;
在内套管1的外部设置外套管2,外套管2通过固定在内套管1上的至少一组支腿5固定;内套管1和外套管2之间形成空腔;通常,排汽管4高度较高,一般通往锅炉房顶部,足以形成较大的抽吸力。从温度场角度,内套管1的底部壁温较高,从而造成空腔内气体柱的底部气温较高,顶部气温较低,也利于形成自然对流。自然对流建立起来以后,空腔内的空气对内套管1内的蒸汽进行冷却,从而有更多的蒸汽被冷却冷凝为水,内套管1底部与疏水盘3连通,水沿着内套管1的内壁下落至疏水盘3,从而被回收。
在内套管1上固定有至少一组支腿5,外套管2也通过支腿5固定;支腿5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力学上的支撑,二是从换热角度,支撑充当了内套管1的换热肋片,利于实现对内套管1壁温的冷却进而实现对内部排汽的冷却。
在疏水盘3底部设置疏水回收管8,用以回收排汽冷凝后的疏水。
内套管1的底部连通排汽管4,排汽管4是排汽的来源,有时可以一根,有时可以多根,但至少一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内套管1和外套管2的顶部分别设置内套管防雨罩6和外套管防雨罩7,可以防止雨水混入疏水,从而保证了室外被回收疏水的品质。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外套管2底部形成喇叭状开口,起到导流的作用,可以降低进风口的阻力。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6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