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7363.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云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268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角 锥体 八面体 四棱柱 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上下设置 易经 正反面 梭形 用时 卦象 蓍草 对称 投掷 应用 | ||
《易经》是国学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被称为百经之首。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自古以来起卦方法有很多种,如蓍草起卦法、铜钱起卦法、牛角起卦法等,目前流传下来应用最广泛的起卦方法就是牛角起卦法。牛角起卦法通过一个完整的牛角分开为对称的两部分作为起卦工具,把牛角的正反面作为起卦的依据,其中正面代表阳爻,反面代表阴爻,这种起卦方式用时较长,须连续投掷六次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卦象结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卦装置,包括呈梭形的八面体,所述八面体为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四棱柱锥体,每个四棱柱锥体有四个面,两个锥体上下设置共八个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卦象推演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起卦装置。
背景技术
《易经》是国学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被称为百经之首。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今,《易经》热再次兴起。但现在对《易经》的学习、研究,往往只注重文字的考据、注释和校订,而忽视了对易理、对阴阳变化的推演、演绎和探究。“文王拘而演周易”,一个“演”字,形象地说明了对《易经》的研究,更重要的应该是推演、探究。《易经》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 —”代表阴,称为“阴爻”; 六爻以不同的搭配组合,形成了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即六十四卦,每一卦又有六个爻,因此又形成了三百八十四种不同的爻变,即三百八十四爻。得出这些爻符的方法称为起卦。自古以来起卦方法有很多种,如蓍草起卦法、铜钱起卦法、牛角起卦法等,目前流传下来应用最广泛的起卦方法就是牛角起卦法。牛角起卦法通过一个完整的牛角分开为对称的两部分作为起卦工具,把牛角的正反面作为起卦的依据,其中正面代表阳爻,反面代表阴爻,这种起卦方式用时较长,须连续投掷六次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卦象结果。因此,现有起卦器在应用中存在着费时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起卦器在应用中存在着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卦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起卦装置,包括呈梭形的八面体,所述八面体为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四棱柱锥体,每个四棱柱锥体有四个面,两个锥体上下设置共八个面,分别为:上锥体左侧面、上锥体右侧面、上锥体前侧面、上锥体后侧面以及下锥体左侧面、下锥体右侧面、下锥体前侧面、下锥体后侧面;所述每个面上均设置有卦象标识部,卦象标识部标识有卦名,分别为:上锥体左侧面设置为“乾”卦,下锥体右侧面设置为“坤”卦,上锥体右侧面设置为“离”卦,下锥体左侧面设置为“坎”卦,上锥体前侧面设置为“兑”卦,下锥体后侧面设置为“艮”卦,上锥体后侧面设置为“震”卦,下锥体前侧面设置为“巽”卦。
进一步地,所述卦象标识部上还标识有与卦名对应的卦象符号。
进一步地,所述起卦装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起卦装置为两个四棱柱锥体粘接或镶嵌连接或螺纹连接或焊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起卦装置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四棱柱锥体组成的起卦装置,整体呈正八面几何体形状,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每个四棱柱锥体有四个面,两个锥体上下设置共八个面,分别为:上锥体左侧面、上锥体右侧面、上锥体前侧面、上锥体后侧面以及下锥体左侧面、下锥体右侧面、下锥体前侧面、下锥体后侧面。为了方便起卦,所述每个面上均设置有卦象标识部,卦象标识部标识有卦名,并且八个卦象依次对应排列,即上锥体左侧面设置为“乾”卦,而对应的下锥体右侧面设置为“坤”卦;上锥体右侧面设置为“离”卦,而对应的下锥体左侧面设置为“坎”卦;上锥体前侧面设置为“兑”卦,而对应的下锥体后侧面设置为“艮”卦;上锥体后侧面设置为“震”卦,而对应的下锥体前侧面设置为“巽”卦。如此设置可以准确识别上下卦的卦象及卦名,方便推演,解决了现有起卦器在应用中存在着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起卦装置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云,未经刘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7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扎防爆演示台
- 下一篇:一种楼宇火灾烟雾扩散演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