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材均匀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9500.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1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博力阳光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00 | 分类号: | F26B1/00;F26B9/06;F26B21/00;F26B2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晏辉;赵宇 |
地址: | 64610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均匀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材均匀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干燥室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干燥腔,干燥腔由与干燥室内壁水平固定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干燥室顶部设有热风机,干燥腔外的干燥室内壁上设有与热风机连接的出风口,出风口包括指向上隔板的第一出风口和指向下隔板的第二出风口;干燥腔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木材的凸沿,干燥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木材通过的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盖,干燥腔另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连接有出风管。本实用新型可分别对木材的上下表面进行干燥,干燥均匀,干燥效率高,并且,可干燥多种尺寸的木材,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材均匀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木材与木制品的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木材通常需干燥使其水分(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目前的木材干燥设备通常将木材整齐码放在干燥室内,然后向干燥室内通热风来达到干燥的目的。但是,为节约空间,木材一般是以上下叠放的方式码放,上下层木材之间留出间隙,这样会导致最上层木材以及木材侧面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大,干燥速度快,而上下层木材之间的间隙由于热风不易通过,因此,相邻木材之间的表面与热风接触的机会小,干燥速度慢,使得木材受热不均匀,最终导致变色、开裂等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木材干燥设备干燥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材均匀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木材均匀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干燥腔,干燥腔由与干燥室内壁水平固定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干燥室顶部设有热风机,干燥腔外的干燥室内壁上设有与热风机连接的出风口,出风口包括指向上隔板的第一出风口和指向下隔板的第二出风口;干燥腔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木材的凸沿,干燥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木材通过的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盖,干燥腔另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连接有出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打开密封盖,将需要干燥的木材分别放入干燥腔内并置于凸沿上固定,然后盖上密封盖,启动热风机,热风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出,由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指向上隔板和下隔板,因此,热风将从上隔板和下隔板上的通风孔进入干燥腔,同时对木材的上下表面进行干燥,木材受热均匀,干燥效率高。干燥腔内的热风在与木材进行热交换经通风管进入出风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腔均匀分布于干燥室内,可同时干燥多块木材,保证干燥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进行干燥时,也可作为木材的码放架,用于保存木材。
所述凸沿下方设有滑杆,滑杆上套有可沿滑杆滑动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垫板;所述支撑柱还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经干燥室内壁伸出干燥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干燥腔内设置可滑动的支撑柱,并在支撑柱上固定用于支撑木材的垫板,使得在木材尺寸较小时,通过推拉伸缩杆移动支撑柱,使木材可通过凸沿和垫板固定,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种尺寸的木材干燥,适用范围广。
所述伸缩杆伸出干燥腔的一端固定有把手,方便推拉伸缩杆。
所述干燥室顶部还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水箱通过出气管与出风管连接,出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出风管的出口处设有第二阀门。干燥前,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并启动水箱内的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水蒸气经出气管、出风管、通风管进入干燥腔,并对干燥腔内的木材进行加湿处理,防止木材开裂。
所述通风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当需要干燥的木材数量较少时,通过打开相应干燥腔处的第三阀门,对其进行加湿,避免对空置干燥腔加湿,节约能耗。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博力阳光装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博力阳光装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T贴片质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