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变压器台区负荷余量的交流充电桩及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9568.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青志明;秦燕;宗伟;敬勇;张宏艳;曾义;何蓓;章陈勇;杨彬;周飞;罗泽岷;傅鹏宇;康成林;张发标;傅相忠;罗雨顺;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重庆双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代婵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变压器 负荷 余量 交流 充电 及其 控制电路 | ||
1.一种基于变压器台区负荷余量的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通信模块、电源单元、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电路、电动汽车电池电量采集电路,所述电源单元用于给控制单元、通信模块、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电路、电动汽车电池电量采集电路供电;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通信模块、电动汽车电池电量采集电路、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电路、指令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动汽车电池电量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电动汽车电池电量并传递给控制单元;所述指令输入单元用于采集客户需求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经通信模块上传电动汽车电池电量信息以及客户需求信息给台区中央控制器,并接收台区中央控制器下发的指令信号和显示命令;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台区中央控制器根据当前台区变压器容量余量下发的指令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电路,控制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台区中央控制器下发的显示命令,控制显示单元显示相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型号为LM1893的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和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经第一电容C1与电力线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电压VCC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管VD的负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0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8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9脚连接,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脚经第四电容C4 与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2脚连接,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3脚经串联的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阻R8与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4脚连接,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5脚接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6脚经第七电容C7接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7脚经第四电阻R4接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1脚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压VCC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压VCC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第七电阻R7与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2脚连接,所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2、17脚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3脚经第八电阻R8接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4脚接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5脚与电压VCC连接,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6脚经第五电容C5接地,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U1的第18脚经串联的第5电阻R5和电位器RP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载波芯片、载波耦合电路,所述载波芯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载波耦合电路与电力线电连接,所述载波耦合电路与载波芯片之间设有信号发送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与载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与载波耦合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载波耦合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载波芯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重庆双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重庆双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5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摄像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中间包倾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