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0096.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H01G2/10;H01G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28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振型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应用于电容器防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应用极为广泛的电子元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容值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而变化的电容器。但是,该类电容的内部结构及其绝缘端子盖的结构均较为复杂,致使其成本较高、各个连线易于脱落或虚焊、电源的爬电距离较大。同时,其内部部件未能充分利用其壳体内的空间,致使其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大。也就是说,该类电容器的综合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中,电容器壳体内的电器元件在受到剧烈振动时,电器元件会由于碰撞导致损坏,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包括:绝缘外壳、设于所述的绝缘外壳内部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侧面外壁上开设有长条形状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设置U形铝条块,所述U形铝条块的两侧边通过固定螺钉锁紧连接绝缘外壳,所述U形铝条块与绝缘外壳之间形成的U形槽内设有橡胶支块,所述橡胶支块上套设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U形铝条块与绝缘外壳上,所述电容器的顶面上通过固定螺钉紧固连接连接座的两侧耳座,所述连接座上端弧形凸起内嵌设有防爆丝的一端,所述防爆丝的另一端固接设置在绝缘外壳上的极片。
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的左右两侧面上固定设置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内设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电容器侧面外壁上开设的卡槽位于左右两侧设置,且卡槽的深度为3-5mm。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电容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容器底面与绝缘外壳内底面的接触面均刻有防滑纹。
有益效果:电容器侧面外壁上开设的卡槽内方便安装U形铝条块,通过U形铝条块抵触电容器的侧面,起到限位电容器的作用,避免了电容器受到剧烈振动或碰撞时,而与绝缘外壳发生撞击,造成损坏电容器;U形铝条块的使用因其材质较轻,不会较多的增加电容器整体重量,U形铝条块与绝缘外壳之间设有多个橡胶支块及套设的缓冲弹簧,进一步加强了U形铝条块抗冲击强度,同时也加强了缓冲冲击力的作用;电容器上的防爆丝通过连接座连接,进一步防止了连接松动,连接座与电容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座安装的防爆丝,避免了焊锡不实或虚焊的情况,同时可以比较方便的更换防爆丝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的电容器侧面外壁上开设卡槽示意图。
其中:1-绝缘外壳;2-电容器;21-卡槽;3-U形铝条块;4-固定螺钉;5-橡胶支块;6-缓冲弹簧;7-连接座;8-防爆丝;9-极片;10-散热罩;11-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振型电容器,包括:绝缘外壳1、设于所述的绝缘外壳1内部的电容器2,所述电容器2底面与绝缘外壳1内底面的接触面均刻有防滑纹,通过设置的防滑纹接触放置,增大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电容器在碰撞时发生侧移。
所述电容器2侧面外壁上开设有长条形状的卡槽21,所述电容器2侧面外壁上开设的卡槽21位于左右两侧设置,且卡槽21的深度为3-5mm,所述卡槽21内卡接设置U形铝条块3,所述U形铝条块3的两侧边通过固定螺钉4锁紧连接绝缘外壳1,所述U形铝条块3与绝缘外壳1之间形成的U形槽内设有橡胶支块5,所述橡胶支块5上套设缓冲弹簧6,所述缓冲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接在U形铝条块3与绝缘外壳1上。
所述电容器2的顶面上通过固定螺钉4紧固连接连接座7的两侧耳座,所述连接座7上端弧形凸起内嵌设有防爆丝8的一端,所述防爆丝8的另一端固接设置在绝缘外壳1上的极片9,所述连接座7与电容器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座7安装的防爆丝9,避免了焊锡不实或虚焊的情况,同时可以比较方便的更换防爆丝9使用。
所述绝缘外壳1的左右两侧面上固定设置散热罩10,所述散热罩10内设有防尘网11,设置散热罩10用于快速对电容器产生的热量散出绝缘外壳1,避免集聚的热量损坏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过设置的防尘网11起到防尘效果,避免外界灰尘进入绝缘外壳1内部,从而避免影响电容器2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未经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0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轴绕线机
- 下一篇:一种估计模拟滤波器参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