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杆机刀辊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0166.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斌;舒成松;张纪利;余朝静;覃荣;韦建玉;吴峰;李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16 | 分类号: | A01D45/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杆机刀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秆刀辊,属于农业烟草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烟秆是烟草生产中最大的副产品,年产量约为450万吨,烟秆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的副产物,由于其含有烟碱、携带有烟草病菌,因此既不适于作饲料,也不能直接还田,因此一般是使用拔杆机将烟杆拔出后粉碎,用作生物质能或者聚合材料的原料。由于烟杆具有较高的抗压缩、抗剪切强度和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所以在拔杆的过程中需要较高强度,力学性能好的刀辊,并对刀辊的刀具采取合理的位置的布置和合理安装方式。
考虑到对烟杆的拔杆,旋耕刀片在刀辊轴上的排列情况直接影响垄台碎茬或全幅旋耕不同耕作的农艺效果,同时也影响耕作时的功耗。目前的刀辊种类设计方式种类繁多,大多数采取6把刀的布置方式,每把刀呈120度分布,这种安装方式拔杆有漏同且刀具承受应力大,容易毁坏刀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杆机刀辊,以解决现有的刀辊安装方式产生的拔杆有漏同且刀具承受应力大,容易毁坏刀具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拔杆机刀辊,包括刀辊驱动链轮、刀辊轴、横杆和旋耕弯刀,刀辊驱动链轮安装固定于刀辊轴的一端,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链接,横杆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于刀辊轴的外侧,且横杆与刀辊轴相平行,刀辊轴上垂直固定有安装嵌板,横杆均固定于安装嵌板上,刀辊轴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多组旋耕弯刀,每组旋耕弯刀共有两个旋耕弯刀,每组中的两个旋耕弯刀成180度分布设置,且相邻两组旋耕弯刀中的旋耕弯刀成90度交错设置,旋耕弯刀的刀刃端均伸出至横杆的外侧,所述旋耕弯刀均通过刀具安装支架固定于安装嵌板上。
前述刀辊中,刀辊轴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固定设置有多组安装嵌板,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刀辊轴两端最外侧的安装嵌板上;
前述刀辊中,横杆为六角方钢杆,用于压倒烟秆;
前述刀辊中,刀辊轴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六组旋耕弯刀,共计十二个旋耕弯刀,使每次拔杆的过程中同时有三把刀处于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刀片布置方式使整机受力平衡,主要是可以抵消刀片切削土壤时土壤对刀片的反作用力在刀辊轴方向的分力,进而可以减小振动与冲击,也减小了刀片的磨损,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拔杆的过程中,旋耕弯刀首先刨入地面一定深度,利用横杆把烟杆压倒,旋耕弯刀再进一步深入,随着旋转就能把烟杆拔起。这种设计方式每次有多把刀片交错入土,安装在刀辊轴上的同向刀片相继入土的几率小,因而产生较大振动的次数较少;刀辊轴向分力相对平衡,此外,切削区切土比大多数为1:1,因而旋耕刀片的磨损比较均匀,耕作时的碎土性能也比较好,整机的偏转力矩较小,因而可以保持较稳定的直线行驶,同时单个刀片切削宽度小于相邻切削面间距。比较有利于功率的充分发挥以及有效提高耕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拔杆机刀辊,包括刀辊驱动链轮1、刀辊轴2、横杆3和旋耕弯刀4,刀辊驱动链轮1安装固定于刀辊轴2的一端,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链接,横杆3为六角方钢杆,用于压倒烟秆,横杆3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于刀辊轴2的外侧,且横杆3与刀辊轴2相平行,刀辊轴2上沿长度方向分布固定设置有多组安装嵌板5,横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刀辊轴2两端最外侧的安装嵌板5上,刀辊轴2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六组旋耕弯刀4,每组旋耕弯刀4共有两个旋耕弯刀4,共计十二个旋耕弯刀,每组中的两个旋耕弯刀4成180度分布设置,且相邻两组旋耕弯刀4中的旋耕弯刀4成90度交错设置,使每次拔杆的过程中同时有三把刀处于工作状态,旋耕弯刀4的刀刃端均伸出至横杆3的外侧,所述旋耕弯刀4均通过刀具安装支架6固定于安装嵌板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0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组份有机废气安全治理装置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中低浓度油气的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