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电子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1708.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陆亨;卓金丽;廖庆文;安可荣;唐浩;宋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电子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电子部件,属于电子元件领域。
背景技术
当陶瓷电子部件被设计成宽度和厚度接近到难以从外观分辨的程度时,对其进行金相剖片分析时,存在难以识别陶瓷体各个侧面从而不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观察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已经附上端电极的样品,由于暴露内电极的两个端面被端电极所覆盖,要识别陶瓷体各个侧面更加困难。
再者,当将这样的陶瓷电子部件编带包装时,也因为未能识别陶瓷体的各个侧面,导致陶瓷电子部件以不同的取向定位被编带,结果客户使用时,有的陶瓷电子部件以内电极平行于线路板的方式被贴装在线路板上,有的陶瓷电子部件则以内电极垂直于线路板的方式被贴装在线路板上,造成陶瓷电子部件的性能表现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各个侧面容易被识别的陶瓷电子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电子部件,其包括陶瓷体,所述陶瓷体为矩形体,其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对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以及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所述陶瓷体的厚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与所述陶瓷体的宽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与所述陶瓷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陶瓷体的任意一条长度方向上的棱边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在其所在的两个侧面上的截面的深度不相同;
或者所述第一侧面或第三侧面的两条长度方向上的棱边上均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子部件,其陶瓷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棱边上设有凹槽,这样即使陶瓷电子部件的宽度和厚度接近到难以从外观分辨的程度,陶瓷电子部件的各个侧面也容易被识别。对陶瓷电子部件进行金相剖片分析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即可准确地识别所需观察面。而将陶瓷电子部件编带包装时,利用光学筛选机可以识别并筛除定位取向不一致的陶瓷电子部件,保证陶瓷电子部件以统一的取向定位被编带。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在其所在的两个侧面上的截面的深度均为所述陶瓷体的厚度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如此既便于识别陶瓷电子部件的各个侧面,又可以避免对陶瓷电子部件的结构完整性造成太大影响,并且防止在安装陶瓷电子部件时贴片机吸嘴对陶瓷电子部件的吸力不足。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垂直剖面呈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陶瓷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棱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电子部件还包括两个端电极,所述端电极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电极未完全覆盖所述凹槽。端电极未完全覆盖所述凹槽,这样便于识别陶瓷电子部件的各个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电子部件还包括内电极,所述内电极设于所述陶瓷体内且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平行,所述内电极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均形成间隙;所述内电极之间设有介电层;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陶瓷体的任意一条长度方向上的棱边上或者设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条长度方向上的棱边上。设置内电极,可以方便地调节陶瓷电子部件的电容量,也有利于制备高容量的陶瓷电子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电极由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组成,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在所述陶瓷体内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内电极在所述第一端面具有引出边并且与所述第二端面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内电极在所述第二端面具有引出边并且与所述第一端面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陶瓷电子部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陶瓷生坯上形成切槽,得到带有切槽的陶瓷生坯;
(2)对带有切槽的陶瓷生坯进行排粘和烧结,得到陶瓷体;
(3)将陶瓷体倒角研磨;
(4)在倒角研磨后的陶瓷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附上端电极,得到陶瓷电子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生坯的制备方法为:先制备陶瓷膜,将陶瓷膜层叠后得到层叠基板,再将层叠基板压合后切割,得到陶瓷生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子部件通过在陶瓷体的棱边上设置凹槽,使得其各个侧面容易被识别。并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控制凹槽在其所在的两个侧面上的截面的深度均为陶瓷体的厚度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这样既便于识别陶瓷电子部件的各个侧面,又可以避免对陶瓷电子部件的结构完整性造成太大影响,并且防止在安装陶瓷电子部件时贴片机吸嘴对陶瓷电子部件的吸力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1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