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3601.9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闫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37;H01M10/6552;H01M10/6554;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6569;H01M10/663;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冷却 加热 系统 | ||
1.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包电池模组(100)、液冷板(200)、温度传感器(300)、流量传感器(400)、水泵(500)、发热组件(600)、整车冷却单元(700)和控制单元,所述软包电池模组(100)由若干软包电芯组成,相邻两个所述软包电芯之间安装有热管(800),所述热管(800)的一端镶嵌于所述液冷板(200);
所述液冷板(200)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和所述流量传感器(400)与所述水泵(5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5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热组件(600)的输入端和所述整车冷却单元(7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组件(600)的输出端和所述整车冷却单元(700)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液冷板(200)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所述流量传感器(400)、所述水泵(500)、所述发热组件(600)和所述整车冷却单元(700)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冷却单元(700)包括电池冷却器(710)、第一膨胀阀(720)、压缩机(730)和冷凝器(740),所述电池冷却器(71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水泵(5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液冷板(20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7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7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压缩机(73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冷凝器(740)与所述第一膨胀阀(720)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冷却单元(700)还包括散热器(750),所述散热器(750)的输入端与所述水泵(500)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液冷板(200)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冷却单元(700)还包括蒸发器(760)和第二膨胀阀(770),所述蒸发器(7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77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7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膨胀阀(770)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740)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800)为相变材料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600)为PTC发热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36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刀圈滚刀
- 下一篇:一种地铁隧道用掘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