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3930.3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翼;江辉;汤金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清视频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视频光纤连接线正在迅速的取代传统的铜线走进人们的生活,进入各式影院直播会场和各家各户。人们不仅对通讯信号的传输信号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要求越来越高,也对视频连接线使用感受不断的提升,对连接线所使用的外壳也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现有的连接线外壳通常为塑胶件一体成型,使用者不拆开就无法辨别出此高清视频连接线是光纤还是铜线。而拆开则对连接线外壳进行破坏性的损害。另外,当连接线松动时无法对其内部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清视频连接线,旨在方便用户从外观辨别高清视频连接线是光纤还是铜线,同时方便对其内部进行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清视频连接线,包括主壳、线缆、芯片、边框、透明视窗和护套,其中,
所述边框呈U形结构,边框的U形结构底端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安装孔,护套容纳于安装孔中且套于线缆外,透明视窗、芯片和连接器依次安装于边框的U形槽中,透明视窗设有用于供光纤穿过的通孔,经透明视窗其通孔中光纤走向可视,主壳套于连接器外且与边框的两侧壁通过紧固件连接,透明视窗与主壳抵接,边框与透明视窗装配形成用于供线缆内的铜线穿过的线槽,光缆的光纤分别穿过边框、透明视窗与芯片相连,光缆的铜线穿过线槽与芯片相连。
优选地,所述芯片通过螺钉锁固到边框的芯片固定孔上。
优选地,所述芯片与连接器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透明视窗一端设有插销,边框的底壁上设有与插销适配的插孔,插销容纳于插孔中将透明视窗与主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支撑臂以及连接两支撑臂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两侧设有螺纹孔,连接器穿设于连接臂上,两支撑臂之间空间形成用于容纳连接器和芯片的长方形腔体,边框的两侧壁上设有螺钉过孔,螺钉穿过螺钉过孔和螺纹孔将主壳和边框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靠近透明视窗一侧设有凸台,透明视窗与凸台抵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
优选地,所述护套为柔性保护件。
优选地,所述透明视窗的侧壁设有喷砂雾面层。
优选地,所述线槽位于边框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清视频连接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设置合理,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一方面因透明视窗为透明,用户可看到其光纤是否出现断开,另一方面因各零件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用户在光缆与芯片连接故障时对其进行维修;
2、主壳与边框的两侧壁通过紧固件连接,一方面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使主壳与边框连接紧固,不易产生松动;
3、透明视窗方便用户直观的看到内部传输数据的光纤,易与让使用者轻易的辨别出此高清视频连接线是光纤还是铜线;
4、内部芯片上发光原件发出的光通过透明视窗传导出来,使整个外壳显得更加绚丽美观,同时为高清视频连接线提供了一种精致美观时尚的封装外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清视频连接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壳,2-连接器,3-芯片,4-边框,5-透明视窗,6-护套,7-线缆,8-光纤,9-铜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3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纤光缆终端盒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屏双平台划伤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