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3940.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输出开关速度的提高以及印刷电路板布线密度的增加,如何提高信号传输特性已经成为高速数字印刷电路板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中,信号线之间的串扰是广为存在的,串扰是指两个信号线之间的电磁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会引起线上产生噪声,其中,容性耦合对外表现为耦合电流,感性耦合对外表现为耦合电压,串扰在被干扰的信号上表现为注入一定的耦合电流和耦合电压。串扰不仅会造成信号本身能量损失,还对造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失真的情况,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由于印刷电路板上信号密度的提高,需要更多的信号传输层,于是通过过孔实现层间信号传输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差分信号来说,差分传输线在板上走线时,会遇到与过孔的连接问题,通常把与差分传输线相连的一对过孔成为差分过孔。差分过孔自身存在着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当差分传输线上有电流通过时,会在传输线的周围产生相应电磁场,这样差分过孔固有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会与上述电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串扰,串扰不仅会造成下信号本身能量损失,还对造成在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失真的情况,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减小印刷电路板差分过孔之间的近端/远端串扰,提高系统信号运行的可靠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以减小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之间的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为45°±1°。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45°±1°。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在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靠近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不同侧的过孔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在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远离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不同侧的过孔的一侧。
优选的,每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间距为28~35mil。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时,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间的近端串扰量和远端串扰量能够大大减小,因此,该方案减小了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之间的串扰,改善了差分信号的传输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对差分过孔之间的近端串扰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对差分过孔之间的远端串扰曲线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对差分过孔 20-第二对差分过孔
11-第一过孔 12-第二过孔 23-第三过孔 24-第四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3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部件安全防拆结构及POS机
- 下一篇:一种高度集成耐热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