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舵杆倾斜吊装的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4765.3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4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圈 板体 盖板 螺纹孔 工装 吊装 辅助工装 船舶舵 螺纹杆 舵杆 铰接 环绕 本实用新型 船舶建造 吊装作业 加强筋 上表面 下表面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舵杆倾斜吊装的辅助工装,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该工装包括板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板体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盖板和板体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板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所述第一加强圈环绕在第一螺纹孔四周,所述第二加强圈环绕在第二螺纹孔四周,所述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之间设有加强筋。该工装固定在舵杆顶部的螺纹杆上,降低了该工装与螺纹杆之间的应力,降低了倾斜吊装时对舵杆的损伤,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舵杆倾斜吊装的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当船舶在倾斜船台上进行建造时,由于船台存在一定的斜度,船舶基线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在吊装舵杆时,吊点要偏移重心一定距离,使舵杆与竖直方向呈上述夹角同样大小的夹角,舵杆才能顺利插入舵杆孔中吊装到位。传统的舵杆倾斜吊装作业中,是使用偏心吊环进行舵杆的吊装,偏心吊环固定在舵杆顶部的内螺纹孔中,由于舵杆顶部的内螺纹孔较小,偏心吊装的弯矩在吊环上特别是螺纹处产生的应力非常大,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吊环对舵杆顶部的内螺纹孔产生机械损伤的可能性也较大,并且为了维持偏心吊环的机械强度,偏心吊环需采用高强度钢整体切削加工而成,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舵杆倾斜吊装的辅助工装,该工装固定在舵杆顶部的螺纹杆上,降低了该工装与螺纹杆之间的应力,降低了倾斜吊装时对舵杆的损伤,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船舶舵杆倾斜吊装的辅助工装,包括板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板体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盖板和板体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板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所述第一加强圈环绕在第一螺纹孔四周,所述第二加强圈环绕在第二螺纹孔四周,所述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第一螺栓孔用于套装在舵杆顶部的螺纹杆上,所述第二螺栓孔用于与吊装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圈用于增强板体在第一螺栓孔处的机械强度,所述第二加强圈用于增强板体在第二螺栓孔处的机械强度,所述加强筋用于增强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板体之间的机械强度,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加强筋使得该工装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第一盖板用于覆盖在板体的上表面,第二盖板用于覆盖在板体的下表面,避免灰尘、杂物等进入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从而避免第一螺纹孔因为有灰尘、杂物等而对舵杆顶部的螺栓造成损伤,以及避免第二螺纹孔因为有灰尘、杂物等而对吊装螺栓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侧面设有吊环。
当该工装存放时,通过吊环悬挂该工装,节省了存放空间,提高了存放库房的整齐程度,当该工装运输时,通过吊环携带该工装,可以提高该工装携带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和第二盖板下表面的边缘处均嵌设有磁铁。
当第一盖板覆盖在板体的上表面上和第二盖板覆盖在板体的下表面上时,磁铁将第一盖板吸附在板体的上表面上,同时磁铁也将第二盖板吸附在板体的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表面和第二盖板下表面均贴覆有橡胶垫片。
橡胶垫片用于提高第一盖板和板体上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以及提高第二盖板与板体下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工装用于船舶舵杆的倾斜吊装,可以有效保护舵杆顶部的螺纹杆,降低吊装作业对舵杆顶部的螺纹杆的损伤,提高了舵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提高了船舶建造的效率,降低了船舶建造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4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轻量化折叠水文三体船
- 下一篇:一种船舶分段内积水抽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