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亮度校正组件及扫描背景组件的双面扫描装置及事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5741.X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熏;陈继耀;杜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N1/04;H04N1/203;H04N1/4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扫描模块 扫描背景 亮度校正 双面扫描装置 对象影像 扫描位置 对齐 事务机 移动 裁切 相符 | ||
一种双面扫描装置,其包含有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第一亮度校正组件、第二扫描背景组件以及第二亮度校正组件,当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至扫描位置时,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可带动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使得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与该第二扫描背景组件分别对齐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以分别作为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的扫描背景,进而便于裁切出与对象的实际尺寸相符的对象影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扫描装置及事务机,尤指一种具有亮度校正组件以及扫描背景组件的双面扫描装置及事务机。
背景技术
拜数字科技所赐,事务机(例如扫描仪或复印机等)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在生活中,以提升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事务机包含有自动馈入器以及双面扫描装置,当用户想要同时扫描对象的相对两侧面时,自动馈入器可带动待扫描对象(例如纸张)通过双面扫描装置,以达到双面扫描的目的。目前的双面扫描装置利用白板作为影像扫描模块的亮度校正的依据并同时作为影像扫描模块扫描影像时的扫描背景,然而对象的边缘通常亦为白色,因此无法由扫描影像中辨别出对象影像与扫描背景,难以裁切出与对象实际尺寸一致的对象影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亮度校正组件以及扫描背景组件的双面扫描装置及事务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扫描装置,其包含有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第一亮度校正组件、第二扫描背景组件以及第二亮度校正组件,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用以扫描对象的第一侧面,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相对设置且用以扫描该对象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用以作为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的扫描背景,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用以作为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的亮度校正的依据,该第二扫描背景组件用以作为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的扫描背景,该第二亮度校正组件用以作为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的亮度校正的依据,当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时,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可选择性地对齐于该第二亮度校正组件或该第二扫描背景组件,且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可选择性地对齐于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或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当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至扫描位置时,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分别对齐于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与该第二扫描背景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上且与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相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当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至第一校正位置时,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对齐于该第二亮度校正组件,当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至第二校正位置时,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带动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与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移动,使得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对齐于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当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至该扫描位置时,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带动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与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移动,使得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分别对齐于该第一扫描背景组件与该第二扫描背景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与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分离设置且枢转地设置于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实施例,该双面扫描装置另包含有枢转件,该枢转件枢转地设置于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处,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设置于该枢转件上,该枢转件包含有斜面结构,该第二影像扫描模块在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移动时抵推该斜面结构,以使该第一亮度校正组件相对于该第一影像扫描模块枢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57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