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装的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9526.7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蒙祥书;王剑;钱明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软包装 电池 组装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装的框架,两根支杆互相平行;两根连接杆互相平行并且与两根支杆连接形成长方形;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支杆的腰部,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支杆的腰部;加强杆的两侧的支杆上开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的远离加强杆的一侧的支杆上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的一侧的支杆上有向前部延伸的半圆柱,容置腔的下部的支杆上具有与支杆平行的限位板,若干个容置腔的两侧的支杆上具有凸块,容置腔的前部具有两个隔板,隔板与凸块的侧部固定连接并且隔板与支杆相互平行,隔板位于限位板的前部,支杆的两端的前部连接有耳板,耳板上开设有贯通孔,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卡箍头和卡箍口。此种设计,固定效果良好,防震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软包装,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装的框架。
背景技术
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模块,子模块采用两个电芯相邻并排安置,将两个单个电芯的塑胶件的外壳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或直接制成一体式,之间无间隔连通,使两个电芯固定在一个整体的塑胶件中,两个电芯极耳之间并通过并联连接形成子模块;多个子模块进行串联,形成动力电池模块组;温度传感器安置点设置于子模块的上端部,通过线束固定槽进行固定;电压采集端子安置点设置于子模块中任一极耳处,通过线束固定槽进行固定;线束固定槽位于电芯的端部靠近塑胶件的边缘处。保证电池成组密堆积的前提下,利用并行的方式,对子模块中的电芯并联进行连接,能够有效保证电池的散热以及体积的压缩,并通过电压采集、电压均衡、温度采集,不需要额外增加配件,减少了成本。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1) 通过压铆工具将子模块串联形成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模块组,增加了压铆工作,增加工作量;
(2)用蓝膜及铝壳包裹动力电池组增加了整个模块的总体尺寸,增加了工作量及增加模块整体长度;
(3)极耳挡板为固定件不能拆卸无法满足特定模块组合;
(4)极耳垫件没有卡槽固定,组装模块时极耳垫件固定强度不够;
(5)温度采集口单一且简易,只能使用一种温度探头且安装困难;
(6)电压线槽不能完全固定住采集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集线有脱落问题;
(7)塑料件总体尺寸大,重量高,降低了整组电池的能量密度比;
(8)采集线束槽相对窄小,无法满足一些特定模块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装的框架来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装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装的框架,
两根支杆,两根所述支杆互相平行;
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互相平行并且与两根所述支杆连接形成长方形;
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所述支杆的腰部,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所述支杆的腰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9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类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余热驱动及发电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