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9746.X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黄鑫源;丁国栋;陈孝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圈 手持终端 指纹识别 裙边 直壁 向内凹陷 外侧壁 背板 模组 外凸 本实用新型 第一表面 面板玻璃 模组装配 板玻璃 避位孔 有效地 凹陷 顶角 内壁 贴合 通孔 装配 抵消 指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装饰圈包括直壁及裙边。沿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形成有避位区域,且避位区域自外表面和/或外侧壁朝指向通孔的方向凹陷形成。也就是说,避位区域向内凹陷。因此,即使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因未形成严格的直角而产生外凸,但由于连接处向内凹陷,故也可抵消外凸。进一步的,在将上述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于手持终端时,避位区域会对面板玻璃或背板的顶角形成避位,故面板玻璃或背板的表面以及避位孔的内壁可与第一表面及外侧壁贴合紧密。因此,装配精度得到有效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现已基本普及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一般的指纹识别模组基本包括柔性电路板、指纹传感器、盖板、装饰圈(即边框)等相关部件。
常见的装饰圈包括裙边及直壁,裙边与直壁边垂直连接,以使两者夹角呈90度。组装电子产品时,需将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于电子产品的面板玻璃或背板的开孔内。进一步的,面板玻璃或背板压住裙边且开孔的内壁与直壁抵接,从而使指纹识别模组固定。
然而,在装饰圈加工过程中,受工艺的影响(比如,刀具使用一段时候后会发生边缘磨损)可能会造成裙边与直壁的连接处无法形成严格的直角。如图1所示,裙边与直壁的连接处会形成外凸。此时,外凸与面板玻璃或背板顶角抵接,从而使得面板玻璃或背板无法与直壁及裙边贴合紧密。因此,指纹识别模组的边缘会产生缝隙,影响装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装配精度的装饰圈及包含该装饰圈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
一种装饰圈,包括直壁及呈环形板状结构的裙边,所述裙边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直壁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并相对于所述裙边的外表面垂直延伸,以围绕形成中空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直壁与所述裙边的连接处形成有避位区域,所述避位区域自所述外表面和/或所述外侧壁朝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凹陷形成。
装饰圈的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形成有向内凹陷的避位区域。因此,即使直壁与裙边的连接处因未形成严格的直角而产生凸起,但由于连接处向内凹陷,故也可抵消外凸。进一步的,在将上述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于手持终端时,避位区域会对面板玻璃或背板的顶角形成避位,故面板玻璃或背板的表面以及避位孔的内壁可与外表面及外侧壁贴合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直壁与所述裙边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凹槽,以形成所述避位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
环形凹槽的内壁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而且,在环形凹槽的开口到底部的方向上,环形凹槽的尺寸逐渐变小,即可相应减少对装饰圈的打磨或蚀刻,如此设计可避免装饰圈的机械强度过度降低,从而提升装饰圈的机械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矩形。由于矩形的四条边两两平行,且相邻两边垂直。因此,如果连接处存在外凸且打磨不彻底,则无法形成截面呈矩形的环形凹槽。因此,将环形凹槽的截面设置为矩形,便于对装饰圈的加工过程实现直观的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梯形。该梯形为直角梯形,且环形凹槽构成该直角梯形的腰及其中一个底。由于环形凹槽的截面呈梯形。因此,采用具有棱角的打磨头沿预设方向进行一次打磨,便可形成环形凹槽,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加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9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在保险柜上的指纹识别芯片
- 下一篇:一种数据报表录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