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焊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0436.X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7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鑫鼎合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6 | 分类号: | A61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防护罩 通孔 本实用新型 防护镜片 罩体 电焊作业 启动时 防护作用 直接放置 作业过程 作业效率 被焊物 可启闭 封盖 握持 移出 移入 覆盖 焊接 把手 人手 视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焊防护罩,包括罩体和固定在罩体下部方便人手握持的把手,罩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可启闭地封盖有防护镜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防护罩直接放置在眼睛与被焊物之间并且作业过程中无需将电焊防护罩移入、移出,电焊作业未启动时,防护镜片未覆盖通孔,以提供良好的视野;电焊作业启动时防护镜片将通孔覆盖,以起到防护作用;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焊接质量和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焊防护罩
背景技术
电焊时会产生强光,焊渣也会飞溅,强光会刺激人的眼睛,焊渣也会飞向面部。因此,电焊时通常会使用电焊防护罩来保护作业人的眼睛和面部。
当电焊未启动时,先将电焊防护罩放置在被焊物与眼睛之外,当电焊进行时,将电焊防护罩移入被焊物与眼睛之间,以实现防护的目的。
然而,电焊作业时移动体积、重量较大的电焊防护罩势必会影响作业人员的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焊接作业时不需要来回移动的电焊防护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焊防护罩,包括罩体和固定在所述罩体下部方便人手握持的把手,所述罩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启闭地封盖有防护镜片。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开关,以控制所述防护镜片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包括固定在所述罩体的内表面的转轴,所述防护镜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轴并且延伸出一作用端,所述作用端上连接有操作杆用以向上顶所述作用端或者向下拉所述作用端。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的下端横向延伸出操作凸起,以方便人手拉或压。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由绝缘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半轴水平设置的椭圆形,并且所述通孔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6cm-8cm。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通孔到所述罩体的底部的距离为所述通孔到所述罩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的3倍-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操作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防护罩直接放置在眼睛与被焊物之间并且作业过程中无需将电焊防护罩移入、移出,电焊作业未启动时,防护镜片未覆盖通孔,以提供良好的视野;电焊作业启动时防护镜片将通孔覆盖,以起到防护作用;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焊接质量和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防护罩的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罩体;11、通孔;2、把手;3、防护镜片;41、转轴;42、作用端;43、操作杆;44、操作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焊防护罩,包括罩体1和固定在罩体1下部方便人手握持的把手2,罩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可启闭地封盖有防护镜片3。操作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防护罩直接放置在眼睛与被焊物之间并且作业过程中无需将电焊防护罩移入、移出,电焊作业未启动时,防护镜片3未覆盖通孔11,以提供良好的视野;电焊作业启动时防护镜片3将通孔11覆盖,以起到防护作用;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焊接质量和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鑫鼎合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鑫鼎合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0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理疗作用的石墨烯护眼罩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创伤修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