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式连接的预制墙体结构和组合式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2788.9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凤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预制 墙体 结构 组合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干式连接的预制墙体结构和组合式墙体结构,其中的预制墙体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片墙体及在间隔区域内使其相互连接的若干个连接部,通过在其正面两侧及侧面设置连接孔构造出连接端面,并通过该连接端面使用连接部件相互连接。该预制墙体结构还具有操作孔,便于向连接孔内接入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体结构能够免去湿式连接相对繁琐的工序,施工过程简单快速成本较为低廉,有利于墙体结构部件及施工工序的标准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多个上述预制墙体结构相互连接得到的组合式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式连接的预制墙体结构,使用该预制墙体结构的组合式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住宅工业化,强调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式制造住宅,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整体质量,已成为目前国际往宅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预制装配式混凝主技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可以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质量、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对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是住宅王业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对于预制装配式墙体结构的连接大多采用湿式连接法,即两片墙体之间预留一定的区域作为节点,施工时,利用模板将该节点围合,向内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撤模。湿式连接法缺点是花费时间较长,且节点内配筋复杂,成本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出现了干式连接法,即墙体通过螺栓等连接部件直接相互连接。如何在墙体上设置连接结构以保证节点的强度要求是干式连接法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干式连接法施工,且连接方式简单快速的预制墙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干式连接的预制墙体结构,该预制墙体结构包括:
间隔排列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其间隔区域设有连接部使该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并列连接,该连接部高度与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高度相等;
所述连接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间隔区域两侧的第一连接部,该两个第一连接部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侧面齐平,共同构造出所述预制墙体结构的侧面;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间隔,构造出两个第一现浇空腔;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横向贯通所述第一连接部,使所述预制墙体结构的侧面被构造成第一连接端面;
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正面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区域设有操作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操作孔连通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正面与所述第一现浇空腔,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正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正面两侧与其分别相邻近的所述操作孔之间沿所述第二连接孔排列方向延伸的区域被构造成第二连接端面;
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内设有多条纵向布置的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多个相互间隔排列的第二连接部,该多个第二连接部之间构造出至少一个第二现浇空腔。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预制墙体结构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二连接部的门窗区域。
进一步或优选地,横纵交错布置的钢筋贯穿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一现浇空腔的接触面设有若干个露筋槽,布置在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内位置与所述第一现浇空腔相对应的钢筋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露筋槽形成的槽形空间内。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正面设有若干个吊点。
进一步或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正面设有沿远离所述预制墙体结构依次并列布置的保温层和外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2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