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扭转梁式轮边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2871.6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时培成;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04;B60T1/06;B60G1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扭转 梁式轮边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的说,涉及电动汽车扭转梁式轮边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状况逐年加重,燃油汽车饱受诟病,这就使得人们将目光投向更为环保的电动汽车。现如今,电动汽车发展态势迅猛,许多新技术、新思路在电动汽车上都得以体现,其中轮边驱动电动汽车就是一种新兴的电动汽车驱动形式。轮边驱动系统是电动轮式电驱动系统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结构上,其直接将电机安装在驱动轮内侧,通过减速系统,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这样的驱动系统与传统汽车相比,省略了离合器、变速器、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等部件,大大简化了整车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并且能通过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动轮的电子差速控制。因而电动轮式电动车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电动轮式电驱动系统有直接驱动电动轮和轮边减速器电动轮两种基本形式。直接驱动式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与车轮组成一个完整部件总成,采用电子差速控制方式,电动机布置在车轮内部,直接驱动车轮带动汽车行驶。
轮边减速器电动轮驱动系统能适应现代高性能电动汽车的运行要求,属于减速驱动类型。扭转梁式悬架在小型汽车后悬挂上运用得非常普遍,目前许多家用轿车都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转梁式悬架的布置方式。
鉴于公开号为CN105034790A的授权专利,其采用了扭转梁式悬架在小型汽车上,将轮边减速器电动轮驱动系统与扭转梁式悬架相结合,但是在结构上,紧凑性和可靠性还存在缺陷,影响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靠性更高的扭转梁式轮边减速器电动轮驱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汽车扭转梁式轮边驱动系统,包括扭力梁、对称安装在扭力梁两端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毂相连接,所述的电机的定子外缠绕有电机冷却管路,所述的扭力梁两端设有纵向延伸的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一端内侧与电机外壳固接,外侧与减速器外壳固接,另一端设有扭力梁与车体安装孔,所述的电机外壳上设有由支撑体延伸出的减震器安装座及电机冷却管路输入输出端口。
所述的减速器包括减速器驱动齿轮、减速器传动齿轮、减速器动力输出轴;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减速器驱动齿轮,所述的减速器驱动齿轮与减速器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减速器传动齿轮固联于减速器动力输出轴上。
所述的轮毂上设有制动系统,所述的制动系统包括鼓式制动器、制动器固定安装槽,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卡接于制动器固定安装槽内;所述的制动器与减速器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器上开设有制动鼓凸台,所述的凸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轮毂上开设有轮毂凸台,所述的轮毂凸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制动鼓凸台与轮毂凸台通过螺钉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扭力梁两侧设有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安装座对称固定在扭力梁上。
与所述的电机连接的轮毂为电动汽车后轮。
所述的减速器驱动齿轮、减速器传动齿轮为直齿圆柱齿轮。
本实用新型将扭转梁式悬架和轮边减速器电动轮融合构成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小型电动汽车正常动力性需求,且能降低整车质量,设计传动比大,机械传递效率高,具体来说,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本专利将驱动电机、减速器等部件都设计在扭力梁上,可以简化驱动系统结构,减轻整车质量,设计紧凑,所占空间较小。
其次,普通电机工作时大多采用风扇冷却电机,本专利为电机设计了电机冷却管路,通过冷却液可以更加有效避免电机在工作中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
最后,本专利驱动系统所有齿轮都是常见的圆柱齿轮,轮毂也使用现有轮毂,制造更具有通用化,更易标准化生产,且装配时操作空间更大,无疑减少了制造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驱动系统的整体结构简图;
图2为驱动系统的单边结构及布置图;
图3为驱动系统的电机零件图;
图4为驱动系统的电机动力输出布置图;
图5为驱动系统的电机外壳前端盖图;
图6为驱动系统的减速机构结构及布置图;
图7为驱动系统的减速器外壳后端盖图;
图8为驱动系统的制动器结构图;
图9为驱动系统的减速驱动系统结构及布置图;
图10为驱动系统的减震器结构图;
图11为驱动系统的车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2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车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弹力势能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