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筛选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菌的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3940.5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8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宏洋;王兵;李珍珍;朱天菊;谢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M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易小艺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高粘性 降解菌 不溶性 筛选 不溶性有机物 高效分离纯化 本实用新型 环境微生物 石油降解菌 双层夹心 涂布均匀 有机碳源 石油类 稠油 多层 重油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筛选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多层培养基,是对高粘性深色不溶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碳源(如重油、稠油等石油类)的降解菌进行筛选的培养基。本实用新型双层夹心培养基能保证涂布均匀,有效防止培养基脱落,且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廉,高效快捷,能达到高效分离纯化石油降解菌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筛选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菌的培养基,尤其是对高粘性深色不溶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碳源(如重油、稠油等石油类)的降解菌进行筛选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利用平板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是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过程中常见用的方式,但针对高粘性深色不溶性物常规的琼脂糖平板培养基具有很大局限,如,由于目标物不溶,则无法与琼脂糖培养基进行均匀混合,微生物无法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生长,而粘性较高,导致其很难在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并且由于培养基颜色较深,不利于后续的观察、挑斑。高粘性深色不溶性目标培养物以重质石油类为代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由于采油、集输环节中,产生的落地原油、采油污水和废弃泥浆等造成的土壤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筛选的高效降解微生物,可以实现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而富集、筛选石油类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是石油类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步骤。在利用平板培养基进行石油类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中,由于原油粘性大、颜色深等特点,导致平板划线法涂布不匀、培养基易掉落,且无法准确选择判断、挑选、分离纯化菌种,给后续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筛选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菌的培养基,克服现有的针对高粘性深色不溶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碳源培养基涂布不匀、易脱落、不能有效判断、挑选、分离纯化高效降解菌的不足,提升目标微生物的富集、筛选的工作效率。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筛选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多层培养基,对高粘性深色不溶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碳源(如重油、稠油等石油类)的降解菌进行筛选。
所述培养基为3层复合平板培养基,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层培养基、夹层和下层培养基。
所述夹层为高粘性深色不溶性目标降解物,厚度1~2mm。
所述夹层颜色为深黑色,粘度≥40mPa.s。
所述底层培养基为琼脂糖无机盐培养基,厚度1.8~2.2mm。
所述上层培养基为无机盐培养基,厚度2~3mm。
所述培养基总高度为5~7mm。
所述培养基还设有接种针,划线使用时接种针与培养基连接。
所述接种针设有手柄和接种指针,手柄和接种指针相连,接种针为正方形横截面接种针,接种针截面边长1.2mm,划线时接种针穿透上层培养基,接触到中间的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物夹层。
确保以高粘性深色不溶性物目标培养物的微生物富集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划线时正方形穿透上层培养基,接触到中间的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物夹层,可以有效保证微生物同目标培养物的接触,并且使上层培养基在划线处充分破碎,有利于氧气的进入,促进接种的微生物利用中间的高粘性深色不溶性降解物进行生长,同时生长的微生物易于生长到上层培养基表面,易于观察、挑斑。
两层琼脂糖培养基夹一层高粘性深色不溶性物(如重油、稠油等石油类)的双层复合培养基,用于筛选特定微生物菌种,不仅能均匀涂布,还能有效防止培养基脱落,便于划线培养后的微生物的生长和观察,以达到高效分离纯化降解菌的目的,且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廉,高效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3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