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4778.9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角度 生物 特征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和图像获取技术是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将其转化成数字代码,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是现阶段更受瞩目的并迅速发展的一项研究领域,主要用于身份识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门禁考勤,在机场、体育场、超级市场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摄像监视,住宅安全和管理中的身份识别,人脸和虹膜对比检索等。
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技术的应用中,获取的人脸图像(虹膜图像)常会直接影响到识别性能,要求在获取人脸图像(虹膜图像)时人脸(虹膜)在图像平面位置、俯仰角度、姿态变化在一定范围之内,以获得变形小的人脸图像(虹膜图像)。当前,人脸识别设备(虹膜识别设备)通常固定在某个高度或某一方向,而不同的用户身高不同、站立方向不同,因而需要用户配合将头移动到适当位置,对准图像获取装置再进行识别,不方便用户使用,且调整位置需要较长的时间,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感受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用户群,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连接座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所述连接座与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背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端部设置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开口槽,所述圆柱体的端部设置有球形凹槽;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与所述球形凹槽相配合的球体,所述球体的外部套设有与所述圆柱体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圆柱体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球体的直径的并与所述球形凹槽连通的第一圆孔,所述开口槽将第一圆孔的侧壁与所述圆柱体的外壁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球形凹槽的球心位于所述圆柱体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球体一体连接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数据接口连接的数据线的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二底板和设置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球体与穿过所述第二圆孔的螺栓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一竖直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的端部连接的斜连接杆以及与所述斜连接杆的端部连接的第二竖直连接杆,所述第二圆孔设置于第二竖直连接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上与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接触的端面设置有通长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数据接口连接的数据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竖直连接杆的下部和斜连接杆上设置有沿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的长圆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数据接口水平朝后设置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背面,所述数据线穿过长圆孔连接在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数据接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角度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背面设置带有球形凹槽的圆柱体,可以直接将角度调节装置的球体卡设在球形凹槽内,球体与球形凹槽之间能够相互转动,由此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相对连接座的角度的调节。在外螺纹的端部设置的沿其圆周方向的若干开口槽使得圆柱体的端部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球体套入球形凹槽内时,球体将圆柱体撑开后进入球形凹槽内,之后圆柱体恢复至原来的尺寸,之后将球体外部的锁紧螺母拧紧在圆柱体的外螺纹上,以防止在调节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角度时球体从球形凹槽掉落,提高了生物特征识别模块转动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4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