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6706.8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5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强;朱芳勇;陈志伟;吴俊鸿;彭光前;李建建;赵万东;张兴钰;向新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6;F24F1/32;F24F13/02;F24F13/1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栎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室内机(101)和室外机(102)、以及两个以上的蒸发器,两个以上的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机(102)内部,所述室外机(101)通过气流连接管路与所述室内机(101)连接、以将经过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送入所述室内机(101)中、对室内进行换热。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器位于室内机中的方式而言,有效地将蒸发器从室内机转移到了室外机中,避免了冷媒在室内泄露,解决空调冷媒泄露后进入室内的问题,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由冷媒泄漏所引起的安全隐患;还有效地减小了蒸发器在室内机中的占用空间,使得室内机可以被做得较小、降低了占地空间,使得室内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上的家用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一旦冷媒泄漏,存在安全、环保和健康问题。此外,由于现有空调内机蒸发器设置在室内,接头和焊点很多,因此冷媒在室内泄漏的风险很大,不利于R290等易燃易爆天然冷媒的推广使用。
现房间普遍较小,室内机安装后占用较大的空间。空调内机包含蒸发器和风机部件,一方面噪音难以改善,另一方面,由于蒸发器和风机部件具有一定的占地体积,会致使内机做的很厚,壳体臃肿,这样的话既占用了室内空间,又影响了室内美观,同时也制约了内机外观结构设计。
在目前新建商品住房户型多样化的背景下,如果空调器需要外接管道,经常性出现管道走管过长,弯头弯管繁多,导致安装成本高,高空作业操作危险系数大、管道阻力大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在室内易存在冷媒泄漏的风险,且室内机体积偏厚、占地空间较大、影响室内美观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新的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存在室内冷媒易泄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以及两个以上的蒸发器,两个以上的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内部,所述室外机通过气流连接管路与所述室内机连接、以将经过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送入所述室内机中、对室内进行换热。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双吸离心风机,使得气流先经过两个蒸发器、再经过所述双吸离心风机而被送往所述室内机。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压缩机、冷凝器,所述室外机内部沿横向设置的上下中隔板、将所述室外机的内部腔体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位机和下位机,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上位机内,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下位机内。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包括左回风腔、右回风腔和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左回风腔和所述右回风腔之间,所述左回风腔和所述进风腔被所述第一蒸发器分隔,所述右回风腔和所述进风腔被所述第二蒸发器分隔,所述双吸离心风机位于所述进风腔中。
优选地,所述气流连接管路包括左风管、中风管和右风管,所述左回风腔通过左风管与室内机连通,所述右回风腔通过右风管与室内机连通,所述进风腔通过中风管与室内机连通。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上还设置有左管口、右管口和中管口,所述左风管通过左管口与所述左回风腔相连,所述右风管通过所述右管口与所述右回风腔相连,所述中风管通过所述中管口与所述进风腔相连。
优选地,所述左管口、所述右管口和所述中管口均为敲落孔。
优选地,在所述上位机中还设置有导流中隔板,所述左回风腔位于所述导流中隔板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所述右回风腔位于所述导流中隔板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导流中隔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6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