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拖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6860.5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1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32 | 分类号: | F16H3/32;B62D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余华康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齿轮 啮合 变速齿轮 变速装置 行走装置 履带式拖拉机 输出轴连接 主输入轴 变速轴 齿轮组 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 输出齿轮组 技术效果 技术要点 刹车装置 输入轴 刹车 转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主输入轴、变速装置、刹车装置以及行走装置,变速装置包括行走变速轴以及安装安装在行走变速轴上的行走变速齿轮,主输入轴一端设有齿轮组,主输入轴通过齿轮组带动行走变速齿轮转动,变速装置与行走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行走齿轮与输出齿轮组,第一行走齿轮与行走变速齿轮啮合,行走齿轮包括第二行走齿轮以及第六行走齿轮,行走装置包括第三行走齿轮、第七行走齿轮、第一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出轴,与第三行走齿轮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七行走齿轮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二行走齿轮与第三行走齿轮啮合,第六行走齿轮与第七行走齿轮啮合,达到了机刹车较为安全并且性能稳定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履带式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作为田间常用的一种机械工具,在农业生产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拖拉机刹车机构作为拖拉机重要的部件,成为影响拖拉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毂式刹车是现今常见的拖拉机刹车方式。刹车时,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拉杆,凸轮等部件将力量传到刹车毂里面,通过凸轮转动使制动蹄张开,刹车片摩擦刹车毂,起到刹车效果。但是这种刹车毂进入水或者泥沙时摩擦效果会降低,导致整个刹车效果不灵敏,甚至出现刹车失灵,因而无法在水田工作和在山地刹车不灵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刹车较为安全并且性能稳定的履带式拖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主输入轴、变速装置、刹车装置以及行走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行走变速轴以及安装在行走变速轴上的行走变速齿轮,所述主输入轴朝向变速装置的一端设有齿轮组,所述主输入轴通过齿轮组带动行走变速齿轮转动,所述变速装置与行走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行走齿轮与输出齿轮组,所述刹车装置设置在第一行走齿轮与输出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行走齿轮与行走变速齿轮啮合,所述行走齿轮包括第二行走齿轮以及第六行走齿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三行走齿轮、第七行走齿轮、第一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三行走齿轮与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七行走齿轮与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行走齿轮与第三行走齿轮啮合,所述第六行走齿轮与第七行走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输入轴对整个箱体提供动力,变速装置对车速进行变动,刹车装置能够控置行走装置,刹车装置不止能够对行走装置停车,还能够对行走装置转向。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刹车装置包括第四行走齿轮、第五行走齿轮、刹车盖、第一刹车拔杆、第二刹车拔杆以及两组弹簧,所述刹车盖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第四行走齿轮设置在第一行走齿轮与第二行走齿轮之间,且与第一行走齿轮啮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与第二行走齿轮啮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与第四行走齿轮连接,所述第五行走齿轮设有第一拔块与第二拔块,所述第一刹车拔杆与第一拔块配合,所述第二刹车拔杆与第二拔块配合,所述第五行走齿轮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与刹车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拨动第一刹车拔杆,第一刹车拔杆拨动第一拔块,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朝向刹车盖的一端移动,压缩弹簧,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与第二行走齿轮分离,从而使得第一输出轴停止转动,起到转向的作用,相反的方向转向的时候,拨动第二刹车拔杆,第二刹车拔杆拨动第二拔块,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朝向刹车盖的一端移动,压缩弹簧,能够使得第五行走齿轮与第六行走齿轮分离,从而使得第二输出轴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五行走齿轮的两端均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刹车盖之间设有复合摩擦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起一步整体刹车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6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挡变速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挡位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