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件植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032.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陶龙;周辉;李扬德;李卫荣;汤铁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地址: | 52366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植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零件植入夹具,包括司筒、顶针、弹性外套及至少两卡持件,所述司筒沿轴向设有容置零件的内孔,所述司筒的侧壁沿径向开设有与所述卡持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卡持件活动地置于所述通孔内且突伸出所述内孔,所述弹性外套弹性地包裹在所述通孔的外端,以向内抵压所述卡持件使所述卡持件卡持所述零件,所述顶针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内孔以将所述零件顶出。本实用新型零件植入夹具具有植入效率高、有效防止漏植的现象,提高产品的良品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模内注塑时使用的零件植入夹具。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生产中,镁合金电镀中板支架200(如图1所示)注塑时需同步植入材质为C3604的四颗M1.4*0.3mm规格铜螺母201和材质为SST304的规格为18.38*11.08mm发黑小铁片。
现有技术可以进行手动植入或自动植入,手动植入上述配件进行注塑,成型一个产品需要1分钟左右,量产没有效率;而自动化植入配件时,成型效率比手动提高了2倍以上(成型周期约25S)。但是,自动化植入是通过钢爪301进行强挤式吸食,如图2所示,在自动植入螺母其间,吸嘴300使用初期,对外径在公差上限的螺母来说会受到挤压导致螺母受损,而吸嘴300在不断使用过程也会不断磨损,会出现吸不住,漏吸螺母,导致漏植入模腔的现象,不良高达10%左右,为产品量产良率上带来了新的困难。另外,为了防止漏植的现象,现有技术采用模具防呆的方式,但在经过视觉探测反复验证情况下,因螺母太小,吸气负压不稳定,导致提前报警,过度防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效率高、有效防止漏植的现象,提高产品的良品率的零件植入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件植入夹具包括司筒、顶针、弹性外套及至少两卡持件,所述司筒沿轴向设有容置零件的内孔,所述司筒的侧壁沿径向开设有与所述卡持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卡持件活动地置于所述通孔内且突伸出所述内孔,所述弹性外套弹性地包裹在所述通孔的外端,以向内抵压所述卡持件使所述卡持件卡持所述零件,所述顶针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内孔以将所述零件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司筒上沿径向设置通孔,使所述卡持件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且在所述通孔的外端弹性地包裹一弹性外套,从而可以利用所述弹性外套的弹性力顶推所述卡持件,使所述卡持件向内抵顶吸食于所述司筒的内孔的零件,从而达到卡持所述零件的目的,避免零件意外脱离司筒,有效防止漏植的现象,不但植入效率高,而且基本上每次都能植入成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突伸所述内孔的一侧呈圆弧形。将所述卡持件的一侧设成圆弧形可以使所述螺母能顺利地顶推所述卡持件,避免出现卡死。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为滚珠。
较佳地,所述通孔的内壁外形与所述滚珠匹配,且所述通孔的内端的孔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这样可以对所述滚珠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滚珠脱出所述司筒。
较佳地,所述零件为螺母。
较佳地,所述零件植入夹具还包括夹具板,所述司筒固定于所述夹具板上。
较佳地,所述零件植入夹具还包括感应报警装置,以检测所述零件是否位于所述司筒内。所述感应报警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零件漏植的现象
较佳地,所述弹性外套为弹性橡胶圈。
附图说明
图1是镁合金电镀中板支架注塑后的产品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植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零件植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零件植入夹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