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装设备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8539.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顾瑞祥;温家兴;王超;于升辉;许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 封装设备 排气装置 排气孔 真空板 真空阀 本实用新型 抽真空装置 密封条 排气装置结构 密封条安装 模具内部 不良品 腔体 下模 封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尤其是封装设备排气装置,包括密封条、排气孔、真空阀和抽真空装置;所述密封条安装在上模的底部或下模的顶部,上模的顶部装有真空板,所述排气孔设置在上模上,排气孔将上模的腔体与真空板连接,真空板通过管道与真空阀连接,真空阀依次与调节阀和抽真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设备排气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能有效将模具内部空气排清、减少封装不良品、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尤其是封装设备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排气依靠模具边缘排气槽进行排气,模具关闭后,模具内气体完全靠排气槽排气,无法完全将模具内气体排出,气体残留在模具内,导致封装后形成封装空隙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气体排空、减少不良品的封装设备排气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封装设备排气装置,包括密封条、排气孔、真空阀和抽真空装置;所述密封条安装在上模的底部或下模的顶部,上模的顶部装有真空板,所述排气孔设置在上模上,排气孔将上模的腔体与真空板连接,真空板通过管道与真空阀连接,真空阀依次与调节阀和抽真空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真空阀与调节阀之间装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真空阀为电动真空阀,所述压力传感器为电子式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真空板与上模连接的一面设有真空腔,真空腔覆盖上模的排气孔,真空腔通过通孔与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真空板与上模之间装有密封垫。
密封条提高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密封性。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管道内的压力,监控模具腔体的排气效果。采用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可实现自动控制,当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关闭真空阀。
真空泵用于抽真空。
调节阀用于调节管道内的压力。
使用时,将待封装的产品放置在模具内部,模具闭合,真空泵启动,真空阀打开,对模具的型腔进行抽真空,压力传感器检测抽真空的压力,当达到设定值时先关闭真空阀,然后关闭真空泵,进行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设备排气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能有效将模具内部空气排清、减少封装不良品、降低生产成本。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封装设备排气装置,包括密封条13、排气孔12、真空阀31和抽真空装置34;所述密封条13安装在上模11的底部,上模11的顶部装有真空板21,所述排气孔12设置在上模11上,排气孔12将上模11的腔体与真空板21连接,所述真空板21与上模11之间装有密封垫,所述真空板21与上模11连接的一面设有真空腔22,真空腔22覆盖上模11的排气孔12,真空腔22与管道23之间设有通孔,真空板21通过管道23与真空阀31连接,真空阀31依次与压力传感器32、调节阀33和抽真空装置34连接。抽真空装置34为真空泵。
真空阀31为电动真空阀,压力传感器32为电子式压力传感器,调节阀33为电动调节阀。
使用时,将待封装的产品放置在模具内部,模具闭合,真空泵启动,真空阀31打开,对模具的型腔进行抽真空,通过调节阀33调整好工作压力,压力传感器32检测抽真空的压力,当达到设定值时先关闭真空阀31,然后关闭真空泵,进行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8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缓水路式双层冷却水套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模具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