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检查井的井壁与水管的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8865.1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富仁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E0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检查井 井壁 水管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检查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水检查井的井壁与水管的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水检查井需要有一定的严密性,以防止污水外泄污染环境。排水检查井具有一条贯穿井壁的水管,井壁与水管联接的部位往往是排水检查井渗水的薄弱环节。为防止井壁与水管联接的部位渗水,井壁与水管之间一般采用刚性连接,一旦因为某种原因,例如排水检查井和水管的沉降不一致,容易导致水管外壁与井壁之间出现间隙,并引起渗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水检查井的井壁与水管的联接结构,当水管和混凝土之间出现小缝隙,遇水膨胀橡胶环遇水膨胀,起到止水的作用,保证排水检查井不会发生渗水;当水管和混凝土之间出现大缝隙时,大缝隙对应的环形气囊膨胀,环形气囊带动遇水膨胀橡胶环将大缝隙堵上,且单片机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环形气囊的气压降低,单片机通过GSM模块向远方控制终端报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环形卡接凹槽增强遇水膨胀橡胶环与混凝土之间的紧密性,进一步提高排水检查井的严密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检查井的井壁与水管的联接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供水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和水管的外侧面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水管的外侧面套接有遇水膨胀橡胶环,遇水膨胀橡胶环内部设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和硬质导管的一端连通,硬质导管贯穿并延伸至混凝土的右侧,硬质导管的一端和气压传感器的出气口连通,气压传感器的进气口上安装有气门嘴,墙体的外侧面固定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左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单片机、GSM模块和蓄电池,单片机的输出端和GSM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与气压传感器和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遇水膨胀橡胶环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卡接凹槽,环形卡接凹槽的内侧沿左右方向等间距固定有五个卡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气囊的中心轴线和遇水膨胀橡胶环的中心轴线重合,且遇水膨胀橡胶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遇水膨胀橡胶环位于墙体上通孔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涂覆有防水胶,且混凝土为无收缩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管的外侧面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内部和遇水膨胀橡胶环的内侧面通过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排水检查井的井壁与水管的联接结构,当水管和混凝土之间出现小缝隙,遇水膨胀橡胶环遇水膨胀,起到止水的作用,保证排水检查井不会发生渗水;当水管和混凝土之间出现大缝隙时,大缝隙对应的环形气囊膨胀,环形气囊带动遇水膨胀橡胶环将大缝隙堵上,且单片机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环形气囊的气压降低,单片机通过GSM模块向远方控制终端报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环形卡接凹槽增强遇水膨胀橡胶环与混凝土之间的紧密性,进一步提高排水检查井的严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遇水膨胀橡胶环、2墙体、3控制箱、4气门嘴、5水管、6混凝土、7蓄电池、8 GSM模块、9单片机、10环形气囊、11气压传感器、12环形卡接凹槽、13硬质导管、14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富仁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富仁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8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