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断点防伤害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9644.6 | 申请日: | 201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强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9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点 伤害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断点防伤害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非常迅速,作为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发展更新也是很快的。目前耳机越来越多的用于日常生活中,听音乐、接电话都会经常使用耳机,其具有体积小、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其存在着下列的问题:1、耳机线过长,易绕颈;通过媒体报道可知,耳机线使消费者发生窒息的案例比比皆是,严重时易导致绕颈者死亡;2、耳机线易发生断裂或接触不良,从而迫使消费者需要不断更换耳机,使耳机的实际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耳机线绕颈和延长耳机使用寿命的带断点防伤害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包括合并耳机线部分和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合并耳机线部分分别与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相连,合并耳机线部分的一端与耳机插头相连,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耳机喇叭相连,所述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分别安装有电线快接接头。
优选地,所述电线快接接头安装在分开耳机线部分靠近合并耳机线部分一侧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合并耳机线部分的中部设有电线快接接头。
优选地,所述电线快接接头包括子快接接头和母快接接头,子快接接头包括子快接接头固定体,子快接接头固定体的一端通过分开耳机线部分与耳机喇叭,子快接接头固定体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带金属凹槽的凹槽;母快接接头包括母快接接头筒体,母快接接头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与金属凹槽相适配的金属探针,金属探针的另一端通过分开耳机线部分与合并耳机线部分相连。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之一,金属探针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之一,金属探针活动设置在凹槽和金属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子快接接头固定体为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之一;母快接接头筒体的内部与子快接接头固定体的外部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子快接接头固定体活动套装在母快接接头筒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耳机线绕颈和延长耳机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母快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子快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断点防伤害耳机,包括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包括合并耳机线部分3和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4,合并耳机线部分3分别与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4相连,合并耳机线部分3的一端与耳机插头1相连,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4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耳机喇叭2相连,所述两根分开耳机线部分4分别安装有电线快接接头5。所述电线快接接头5安装在分开耳机线部分4靠近合并耳机线部分3一侧的位置上。所述合并耳机线部分3的中部设有电线快接接头5。所述电线快接接头5包括子快接接头51和母快接接头52,子快接接头51包括子快接接头固定体511,子快接接头固定体511的一端通过分开耳机线部分4与耳机喇叭2,子快接接头固定体511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带金属凹槽512的凹槽513;母快接接头52包括母快接接头筒体521,母快接接头筒体5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22,固定块522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与金属凹槽512相适配的金属探针523,金属探针523的另一端通过分开耳机线部分4与合并耳机线部分3相连。所述凹槽513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之一,金属探针523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之一,金属探针523活动设置在凹槽513和金属凹槽512内。所述子快接接头固定体511为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之一;母快接接头筒体521的内部与子快接接头固定体511的外部相适配。所述子快接接头固定体511活动套装在母快接接头筒体521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强,未经杨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9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