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0518.2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汪纯;杨绍杰;谢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康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胞 药物 停留 时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药品检测的检测项目众多,有药品质量检测、药品成分检测、药品重金属检测、药品不良反应检测、药品密封性检测、生物药品检测、药品外观检测、药品常规检测、药品理化检测、药品安全检测和药品缺陷检测。制药业对密封容器进行视觉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依赖人的能力的人工视觉检查(MVI)和依靠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动灯检的优点顾名思义,人工灯检依赖于人的能力,把受到污染的产品予以剔除。人工灯检要求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鉴定,确认他们能够执行这种任务。采用辅助检查手段如使用对比颜色和放大镜可以提高人工检测精度。尽管如此,灯检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完成灯检的效率和速度都是有影响的,而且该过程无法进行验证。对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查将需要更多的检查人员,由此将增加人工成本。于是人们考虑用自动检测系统来检测可见粒子。与人工灯检相比,自动检测系统(AVI)的检测方法一致性更好,在大量生产中其成本效率更高。AVI系统需要确认和验证以保证其性能是一致的,与人工灯检比较效果相同或更好。
目前我国在对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计算上并没有先进的手段,只能够凭借医生的多年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因此误差会对药物的研制以及药效的开发造成巨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包括药物检测室、传输导线、PLC控制电路板和启动开关,所述药物检测室内部安装有药物检测探头,所述药物检测探头上方安装有药物放置槽,所述药物放置槽上方安装有所述传输导线,所述传输导线上方设置有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右侧安装有靶点药物信号器,所述靶点药物信号器上方安装有检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右侧连接有所述PLC控制电路板,所述PLC控制电路板下方安装有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下方连通有连接线卡头,所述信号放大器外侧安装有所述启动开关,所述信号放大器上方安装有蜂鸣警报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药物检测探头与所述药物放置槽均设置在所述药物检测室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检测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靶点药物信号器与所述传输导线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按钮连接,所述连接线卡头与所述传输导线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蜂鸣警报器与所述PLC控制电路板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药物检测探头为钛合金制成,表面进行喷塑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药物靶点停留的时间进行准确计时,从而进一步确定药物的药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全细胞的药物靶点停留时间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药物检测室;2、药物检测探头;3、药物放置槽;4、传输导线;5、信号放大器;6、靶点药物信号器;7、检测信号接收器;8、PLC控制电路板;9、液晶显示面板;10、控制按钮;11、连接线卡头;12、启动开关;13、蜂鸣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康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康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0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