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体气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2662.X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回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肇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15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气密检测系统,包括气源部、测漏部、干式检测部、湿式检测部、分类部和存储部;气源部与测漏部连接,用于向测漏部提供压力气体;干式检测部与泵体连接,测漏部可向泵体充入压力气体,进行气密检测;测漏部还通过分类部将位于干式检测部的泵体移动至存储部或湿式检测部;测漏部还向位于湿式检测部的泵体充入压力气体,用于检查漏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可快速的检测泵体的泄漏速率,自动化程度高,减小了人工参与度,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同时,还可对不合格泵体进行漏点检查,以确定漏点的数量、大小及方位,为工作人员调整或优化生产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进而有助于企业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体气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检测是指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泵体的检测方式通常是采用人工检测,即人工密封泵体的出口,将泵体放入水中并通入压力气体,观察泵体是否有起泡生成;该方法由于人工参与度较高,因此对于工人工作强度大,因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通过判断泵体是否有起泡产生的方式对泵体进行检测,人为因素大准确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体气密检测系统。本技术方案利用气动结构将连接在干式检测部上,利用干式密封结构密封泵体的出口,测漏仪将由气源部接收到的压力气体,通过传输管传送至泵体的入口,当泵体内的气体压力与压力管内的气体压力一致时,测漏仪记录第一气压表的数值,并关闭气源开关以切断压力管与泵体之间的连通,经过保压时间后,测漏仪记录第二气压表的数值,将第一气压表的数值与第二气压表的数值相减,再除以保压时间,即可获得泵体的泄漏速率;
测漏仪将泄漏速率与泄漏阈值相比较;泄漏速率小于泄漏阈值的泵体将视为合格泵体,测漏仪控制分类部将合格泵体移动至存储部;泄漏速率大于泄漏阈值的泵体将视为不合格泵体,测漏部操作分类部将不合格泵体移动至湿式检测部的检测池;再将传输管与位于检测池的泵体入口连接,该泵体的出口与湿式密封结构连接,再向泵体内部充入压力气体,压力气体将通过所述泵体的漏点流出外界,通过观察检测池内的气泡来源即可实现快速检查漏点的技术效果;
综上,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快速的检测泵体的泄漏速率是否满足产品要求,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减小了人工参与度,提高了检测精度,提高了泵体的检测效率;同时,还可对不合格泵体进行漏点检查,以确定漏点的数量、大小及方位,为工作人员调整或优化生产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进而有助于企业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泵体气密检测系统,包括气源部、测漏部、干式检测部、湿式检测部、分类部和存储部;所述气源部与测漏部连接,用于向测漏部提供压力气体;所述干式检测部与泵体连接,所述测漏部可向所述泵体充入压力气体,进行气密检测;所述测漏部还通过分类部将位于所述干式检测部的泵体移动至所述存储部或湿式检测部;所述测漏部还向位于湿式检测部的泵体充入压力气体,用于检查漏点。
上述方案中,所述测漏部具有保压时间,所述测漏部将压力气体充入至所述泵体内,并使所述泵体内部与所述测漏部内的压力相等后,所述测漏部切断所述气源部与泵体之间的连接,所述测漏部监测在保压时间内所述泵体内的气体压力的变化值,并根据所述变化值和保压时间计算所述泵体的泄漏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测漏部还具有泄漏阈值,所述测漏部判断所述泄漏速率大于所述泄漏阈值时,所述测漏部操作所述分类部将位于所述干式检测部的泵体移动至所述湿式检测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源部包括压力气源、气源开关、压力管和第一气压表,所述测漏部包括测漏仪、传输管和第二气压表;
所述气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压力管上,所述压力管的两端分别与压力气源和测漏仪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表与压力管连接,以检测所述压力管内的气体压力;
所述传输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测漏仪和泵体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表与所述传输管连接,以检测所述传输管内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肇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肇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2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内部道路交叉口监控装置
- 下一篇:测试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