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3560.X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凤;沈娟;吉莉莉;邵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言丽君 |
地址: | 226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氧管 粘结部 袋体 后片 本实用新型 收纳 收纳袋 穿口 吸氧 床头 打结 上部开口 粘结配合 放置袋 收纳腔 相连部 插设 容置 缠绕 细菌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包括上部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一侧相连的前片和后片,其前片和后片远离相连部的一侧及底部均设有第一粘结部及第二粘结部,前片和后片通过第一粘结部与第二粘结部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所述袋体下侧设有穿口,袋体于穿口外侧设有供吸氧管接头插设、容置的接头放置袋;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收纳吸氧管及吸氧管接头,避免了随意丢放而缠绕打结,同时也防止其直接暴露在外而滋生细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床头吸氧器用管收纳袋。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床头吸氧器用的频率比较高,吸氧管大多是由床头墙面一直延伸到患者头部,并且还具有长度余量,以供患者吸氧使用。由于临床上病人间断吸氧或因外出未吸氧时,吸氧管道往往会随意丢放,容易缠绕打结,不利于下次的使用,即使整理后也因无处收纳而略显凌乱。另外,外置的吸氧管接头也容易产生细菌,存在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收纳吸氧管的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包括上部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一侧相连的前片和后片,其前片和后片远离相连部的一侧及底部均设有第一粘结部及第二粘结部,前片和后片通过第一粘结部与第二粘结部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所述袋体下侧设有穿口,袋体于穿口外侧设有供吸氧管接头插设、容置的接头放置袋。
优选的,所述袋体上部开口处设有挂带。所述挂带可设置在袋体的前片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袋体上设有标签。所述标签可设置在袋体的后片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穿口形成于袋体的前片远离其与后片相连部的一侧的下部。所述接头放置袋固设于袋体的后片远离其与前片相连部的一侧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袋体由一次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收纳吸氧管及吸氧管接头,避免了随意丢放而缠绕打结,同时也防止其直接暴露在外而滋生细菌。
2.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由前片和后片通过第一粘结部与第二粘结部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该可拆式设计可便于吸氧管更为有条理、整齐地放入管线收纳腔,避免了吸氧管放入一体式袋体内时,产生缠绕打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袋体;2前片;3后片;4第一粘结部;5第二粘结部;6穿口;7接头放置袋;8挂带;9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包括上部开口的袋体1,所述袋体1包括一侧相连的前片2和后片3,其前片2和后片3远离相连部的一侧及底部均设有第一粘结部4及第二粘结部5,前片2和后片3通过第一粘结部4与第二粘结部5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所述袋体1下侧设有穿口6,袋体于穿口6外侧设有供吸氧管接头插设、容置的接头放置袋7。
为了便于该收纳袋可挂设于相应的氧气瓶上,所述袋体1上部开口处设有挂带8。本实施例中,所述挂带设置在袋体1的前片2的上部。
为了便于记录相关病人信息、吸氧时间信息等,所述袋体1上设有标签9。本实施例中,所述标签9设置在袋体1的后片3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3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