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床用肢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4534.9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任玲爱;赵青;吴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玲爱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带 侧挡板 肢体包裹 束缚带 肢体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肢体约束带 肢体约束 手术床 水平板 长度调节器 安装挂钩 连接固定 临床实用 市场应用 定位槽 上边沿 有效地 上孔 下孔 肢体 穿过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床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肢体约束带和肢体约束架。所述肢体约束带包括肢体包裹巾,所述肢体包裹巾一侧固定有三对绑带,每对绑带包括上绑带和下绑带,所述肢体包裹巾另一侧设有三条束缚带,每条束缚带通过长度调节器安装挂钩。所述肢体约束架包括水平板和侧挡板,所述水平板和侧挡板呈90度连接固定,所述侧挡板上开有三对用于上绑带和下绑带穿过的上孔和下孔;所述侧挡板上边沿设有三个用于束缚带定位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临床实用性强,能够安全、有效地固定和保护手术患者的肢体,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床用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下的患者肢体失去了自我调适能力,需护理人员给予安全有效地保护和固定;腰硬联合麻醉需防止患者的肢体在手术台(床)的任意摆动,目前,医护人员采用横向中单将患者的肢体包裹,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此种肢体保护方法存在多种弊端,比如包裹太紧容易对患者肢体造成压力性损伤,包裹太松又起不到应有的固定作用。
因此,有必要发明专用于固定手术中患者四肢的辅助用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手术患者四肢不易固定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术床用肢体固定装置,该装置能够安全有效地将麻醉后的患者四肢固定于手术床上,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同时避免负损伤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术床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肢体约束带和肢体约束架。
所述肢体约束带包括肢体包裹巾,所述肢体包裹巾一侧固定有三对绑带,每对绑带包括上绑带和下绑带,所述肢体包裹巾另一侧设有三条束缚带,每条束缚带通过长度调节器安装挂钩。
所述肢体约束架包括水平板和侧挡板,所述水平板和侧挡板呈90度连接固定,所述侧挡板上开有三对用于上绑带和下绑带穿过的上孔和下孔;所述侧挡板上边沿设有三个用于束缚带定位的定位槽。
使用时,先将肢体约束带的三条绑带(上绑带和下绑带)分别穿过肢体约束架对应的三个上孔和下孔,上、下绑带于侧挡板背面打结后固定稳妥,将肢体约束架的水平板分别从两侧插于手术台床垫下,凭借患者的自身重量固定两块L型护板,将两个肢体约束带的包裹巾正好位于患者左右上肢下,翻起包裹巾将上肢包裹后,三条可调节的固定带调整合适的松紧度,经过侧挡板上边沿的定位凹槽,将挂钩固定于手术台侧边的横档上,实现对患者肢体的保护和固定。应用两套肢体固定装置即可实现对患者两侧肢体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双上肢并于体侧,可有效进行固定,保护患者肢体,避免传统方法用中单固定时造成的包裹过紧,三通及管路直接压迫患者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及手术医生挤压患者上肢,导致的液路不畅。
2、给肥胖患者双上肢的固定创造空间。
3、有效固定双下肢,防止在调整手术床左倾、右倾后,患者肢体长时间保持此种体位,在重力作用下导致肢体下垂至手术台面下,造成负损伤。
4、适用于多种手术体位时肢体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很好地对手术的患者肢体进行稳妥的固定和保护,利用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表示肢体约束带的展开俯视图。
图2表示肢体约束带的展开侧视图。
图3表示肢体约束架的轴视图。
图4表示肢体约束架的俯视图。
图5表示肢体约束架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玲爱,未经任玲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4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中单侧肢体固定托架
- 下一篇:尸头解剖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