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柔顺接的路桥过渡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5392.8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山;韦勇;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3/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台 路基 钢筋混凝土体 路桥 柔顺 橡胶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 过渡段结构 三角形空腔 梁体 地基 沉降差异 连接位置 上表面 减小 背面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柔顺接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包括地基、桥台、梁体、路基本体、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和橡胶混凝土层,所述桥台修筑在地基上且桥台的背面设有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与桥台的连接位置的上表面设有三角形空腔,所述三角形空腔内设有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所述桥台、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和路基本体的上方均铺设有橡胶混凝土层,所述桥台上表面的前侧设有凹槽,所述梁体的一端固定在桥台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可减小路基本体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异,实现路桥之间刚柔过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中路基与桥梁、涵洞沉降差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柔顺接的路桥过渡段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领域,由于公路、铁路是由路基、桥梁(涵洞)等不同结构物组合而成的空间线形构筑物,因路基本体与桥梁(涵洞)修筑材料存在强度、刚度上的差异,加之施工处理工法的不同,导致公路、铁路在运营之后,在交通荷载、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在路基本体与桥台(涵洞)之间存在不均匀的沉降。
路桥(涵)之间的沉降差异在公路路面及铁路线路上会出现不同的病害形式。公路路面上,由于路桥(涵)之间的沉降差异会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汽车在经过路桥(涵)过渡段时会发生颠簸,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并且加重汽车的损耗。在铁路线路上,比之公路路面,铁路钢轨面对于平顺性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在路桥(涵)过渡地点,由于沉降差异的存在,反映到钢轨面上,会造成轨面弯折角、大的高低不平出现,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存在安全隐患。这种沉降差异如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会越发严重。
目前,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主要是通过增大路基侧填料的压实度、强度、刚度等方法,来减小路基侧填料的沉降,从而减小路桥(涵)之间的沉降差异。而在已经运营多年的公路、铁路线路中,由于早期建设施工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处理方法简化单一。因此,既有的公路、铁路路桥(涵)过渡区域病害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刚柔顺接的路桥过渡段结构,本刚柔顺接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减小路基本体与桥台(涵洞)之间的沉降差异,实现路桥之间刚柔过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刚柔顺接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包括地基、桥台、梁体、路基本体、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和橡胶混凝土层,所述桥台修筑在地基上且桥台的背面设有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与桥台的连接位置的上表面设有三角形空腔,所述三角形空腔内设有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所述桥台、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和路基本体的上方均铺设有橡胶混凝土层,所述桥台上表面的前侧设有凹槽,所述梁体的一端固定在桥台的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为现浇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或预制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所述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的厚度从桥台向路基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混凝土层由橡胶粉或橡胶颗粒和混凝土拌合料搅拌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路基本体侧填筑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有助于减小路基本体侧与桥台之间的材料刚度差异,在动荷载作用,可减弱桥台与路基本体之间的动力响应,从而减小了动荷载对于路基本体侧的冲击作用,达到减小桥台与路基本体之间的沉降差异;同时,使用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可增大三角形过渡段的抗剪能力;通过在桥台与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过渡段上方铺筑一层橡胶混凝土层,因橡胶混凝土层较之刚性桥台与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橡胶混凝土层内的橡胶颗粒可有效的吸收上部动荷载的能量,减小对刚性桥台与三角形钢筋混凝土体过渡段的直接作用,具有延缓路基侧沉降积累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小桥台与路基侧沉降差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5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