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级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135780.6 申请日: 2017-09-06
公开(公告)号: CN207454064U 公开(公告)日: 2018-06-05
发明(设计)人: 何世亮;王志远;朱卫星;李伟霖;耿东涛 申请(专利权)人: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1M1/16 分类号: F01M1/16;F16N13/20
代理公司: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何娇
地址: 450016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机油泵 反馈油道 主油道 信号采集单元 本实用新型 控制系统 变排量 排量 发动机转速 机油冷却器 控制电磁阀 油泵 反馈油路 功率消耗 机油压力 两条通道 行驶工况 需求压力 一端连接 油耗降低 闭合 分机 电磁阀 连接机 油流 连通 匹配 发动机 采集 优化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级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系统,包括:机油泵、主油道和反馈油道,所述机油泵与主油道连通,所述反馈油道的一端连接在机油泵与机油冷却器之间,另一端设有两条通道连接机油泵,所述反馈油道能使机油泵流向主油道内的部分机油流回机油泵内;还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电磁阀,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将采集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的打开或闭合实现控制机油泵高低排量的变换。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温度等,来调节机油泵排量,实现发动机实际机油压力与需求压力相匹配;优化反馈油路,减低机油泵的功率消耗,整个新欧洲行驶工况的油耗降低2%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燃油经济性是评价发动机技术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常采用的是转子定量泵,机油泵的排量是根据热怠速时的机油需求确定的,且机油泵的排量是不可变的;所以当发动机在常规工况条件下工作时,一方面会导致机油压力远高于发动机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机油因不参与润滑而从机油泵泄压阀流回油底壳。以上两个方面将导致发动机在常规工况下工作时,机油泵因能力过剩造成油耗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控制系统包括机油泵1、主油道2和反馈油道3(如图1所示),机油泵1采用主油道反馈和泄压阀组合的机械式排量控制方式,现有的机油泵1在当发动机处于中高转速时,能够减小主油道2的机油流量和压力,但无法根据发动机的负荷、转速、温度等变化调节机油压力,因此控制不精确,使发动机在典型工况(1000~3500rpm)机油压力仍大于实际需求。因此,现有机油泵1机械式的排量控制方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排量改变只通过一路反馈油道方式实现,控制方式简单;2.无法通过发动机负荷、转速、温度的变化,调节机油压力,控制方式不精确;3.中低速时机油压力高,采用主油道的反馈方式而非泵后,增加了机油滤清器和冷却器的压降和油道阻力,消耗发动机功率多,不利于节油。

因此,需要一种机油泵的控制系统,以便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级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系统,能够使发动机在不同负荷、转速、温度下的机油压力均能与实际需求压力相匹配,最大限度的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级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系统,包括:机油泵、主油道和反馈油道,所述机油泵与主油道连通,所述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依次连接有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所述反馈油道的一端连接在机油泵与机油冷却器之间,所述反馈油道的另一端与机油泵之间通过两条通道连通,且其中一条通道上设有阀门;

还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阀门连接并通过控制阀门的打开或闭合实现控制机油泵高低排量的变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油道与所述机油泵之间的两条通道为第一反馈通道和第二反馈通道连通,所述阀门位于所述第一反馈通道上并控制第一反馈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二反馈通道则始终保持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和第二反馈通道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转速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号,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油门踏板位置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机油压力传感器,所述机油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主油道压力信号,从而使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信号判断所述阀门是否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油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于机油滤清器之后,用于采集机油滤清器之后的主油道油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内至少预先设定有温度、转速、扭矩、机油压力控制策略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海马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5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