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线油泵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8331.7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松;王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邑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500 山东省德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线 油泵 实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线油泵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细纱油浴车头通过摆线油泵循环上油,实现各传动组件顺畅运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摆线油泵的转子轴、叶轮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造成上油不良,此时需要将摆线油泵拆下,待维修完毕后再进行装配,但是此过程中无法判断摆线油泵的维修质量,导致摆线油泵在未完全修好的情况下进行装配,使得拆卸、装配频繁进行,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设备频繁关停也给产品的产量、质量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摆线油泵进行维修质量检测的摆线油泵实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摆线油泵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摆线油泵、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上油槽、下油槽和固定座,所述摆线油泵安装在固定座内,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座一侧并与所述摆线油泵连接,所述上油槽安装在所述摆线油泵上部且摆线油泵的出油口与上油槽连通,下油槽安装在所述摆线油泵下部且摆线油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下油槽连通。
所述上油槽位于下油槽上部且上油槽底面上设有与下油槽对应的落油孔。
所述上油槽内设有与摆线油泵的出油口对应的防溅罩。
所述电机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实现摆线油泵装配前的检测,对于合格的摆线油泵可直接上机装配或备用,不合格的摆线油泵重新维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产量及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固定座、4摆线油泵、5上油槽、6下油槽、7防溅罩、8落油孔、9油管、10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附图1所示:一种摆线油泵4实验平台,包括摆线油泵4、底座1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电机2、上油槽5、下油槽6和固定座3,其中:
所述摆线油泵4安装在固定座3内,固定座3采用细纱油浴车头的原装固定座,使实验平台与实际装配效果统一,所述电机2设置在固定座3一侧并与所述摆线油泵4连接,通过电机2驱动摆线油泵4进行虚拟上油作业,所述上油槽5安装在所述摆线油泵4上部且摆线油泵4的出油口与上油槽5连通,下油槽6安装在所述摆线油泵4下部且摆线油泵4的进油口通过油管9与下油槽6连通,实验时,摆线油泵4将下油槽6内的油液输送至上油槽5内,输送过程顺畅则证明维修合格。
所述上油槽5位于下油槽6上部且上油槽5底面上设有与下油槽6对应的落油孔8,通过该落油孔8可以将上油槽5内的油液落入下游槽内,使之与摆线油泵4的上油共同构成使油液循环在上油槽5和下油槽6之间通道,不需要人工对油液进行转移。
所述上油槽5内设有与摆线油泵4的出油口对应的防溅罩7,摆线油泵4将油液输送至上油槽5后会出现井喷效果,通过该防溅罩7的设置可以防止油液落入上油槽5以外区域,即避免了油液浪费,又保障了环境及设备的洁净。
所述电机2底部通过减震弹簧10与所述底座1连接,有效避免了电机2震动对其它组件的影响,保障了实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邑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邑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8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