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机自动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0429.6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5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汉祥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41/06;B24B2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机 自动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机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一种用于进行表面锈蚀处理、除氧化薄膜处理、打磨平滑处理等的机械设备,其适用于首饰工艺品、自动车床零件、压铸零件、冲压零件、电子通信零件、医疗零件、铝材灯产品的加工。现有的抛光机中,可以实现工件夹具的左右、上下移动,但在实际应用中,受抛光过程影响,导致工件夹具和抛光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不稳定,造成抛光工件的表面抛光程度不一致,影响对工件的抛光效率。
因此,需要一种抛光机的自动补偿装置,其能保证工件夹具和抛光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稳定,使抛光工件的表面抛光程度一致,提高对工件的抛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自动补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抛光机自动补偿装置,所述自动补偿装置是电机丝杠式补偿装置或者是配重块式补偿装置;
当所述自动补偿装置是电机丝杠式补偿装置时,所述电机丝杠式补偿装置包括:
在第一支撑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导轨,第一固定板经第一开口滑块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导轨上;第一变速箱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与第一电机相连,其输出轴前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与固定在第一支撑管上的第一齿条配合;
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导轨,第一滑板经第二开口滑块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导轨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垫板经滑块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位于第一同步轮的中心孔内;在所述第一滑块垫板上设置有第一轴座,轴孔内设置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还穿设在与第一滑板固定的第一螺母座内的第一滚珠螺母内,前端位于第一齿同步轮的中心孔内;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一齿同步轮经第一同步带连接;
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位于第二同步轮的中心孔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轴座,轴孔内设置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还穿设在与第一滑块垫板固定的第二螺母座内的第二滚珠螺母内,前端位于第二齿同步轮的中心孔内;所述第二同步轮和第二齿同步轮经第二同步带连接;
当所述自动补偿装置是配重块式补偿装置时,所述配重块式补偿装置包括:
在第二支撑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导轨,第二固定板经第三开口滑块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开口导轨上;第二变速箱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与第四电机相连,其输出轴前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 可与固定在第二支撑管上的第二齿条配合;
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垫脚;所述第三垫脚上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滑板在其下表面经滚轮固定套对称设有滚轮,滚轮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所述第三垫脚在其前端设置有配重块支架,每个配重块支架上设有滑轮,滑轮上设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板上,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
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位于第三同步轮的中心孔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轴座,轴孔内设置第三丝杆,第三丝杆还穿设在与第二滑板固定的第三螺母座内的第三滚珠螺母内,前端位于与配重块相反一侧的第三齿同步轮的中心孔内;所述第三同步轮和第三齿同步轮经第三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自动补偿装置是电机丝杠式补偿装置时,是利用设置在在工件或抛光轮上的压力传感器或者是利用电机的转矩来控制工件与抛光轮之间的相对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管设置在若干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管设置在若干第二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尼龙轮或铁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丝为钢丝。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轮自动补偿装置能保证工件夹具和抛光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稳定,使抛光工件的表面抛光程度一致,提高对工件 的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丝杠式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式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汉祥,未经潘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0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鳄蜥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改善小型犬肠道微生态的犬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