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汇流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6883.2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4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刘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力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R4/3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00025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汇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汇流排结构,属于跨座式城市轨道交通中使用的重要导电器材。
背景技术
重庆轨道交通较新线率先在国内采用跨座式单轨模式,其导电器材-汇流排采用的是夹板式T型汇流排,这种汇流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汇流排主体与线夹是分离的,汇流排与线夹之间的交接面会因空气、雨水、灰尘的进入而产生腐蚀,使汇流排主体与线夹之间的接触电阻不断增大,最终线夹根本就不参入导电,参加导电的汇流排材料不足74%,材料被浪费26%以上。汇流排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劳动强度大,施工难度高,安装效率低,连接处的质量难以保证,需要进行无损探伤检测,焊接的返工率较高。专利授权号CN201812504U、专利名称为整体夹持T型汇流排,其通过将线夹与本体设置成一体,消除了因线夹与本体分离而产生的接触电阻和界面腐蚀等问题,使得导电性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在加工、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汇流排还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汇流排结构,接触线与汇流排连接紧密,有效地缓解接触线与汇流排接触发热现象,降低接触电阻,增大汇流排载流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汇流排结构,其包括有可定位于电连接板上的汇流排本体,该汇流排本体包括有汇流排底座、并排设于该汇流排底座上且呈对称设置的汇流排主体、贯穿该两汇流排主体的锁紧螺柱、与该锁紧螺柱相配合且可将该两汇流排主体锁紧于一体的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主体包括有与所述汇流排底座一体成型的腰身、与该腰身一体成型的汇流排,两汇流排顶部组合有呈燕尾槽状且可与接触线底部相配合的线槽,其中,所述燕尾槽内底面截面呈弧形结构,与所述接触线底面弧形结构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柱上套置有合金垫片,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该合金垫片将两所述汇流排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两所述汇流排主体之间具有与所述腰身相对且主要由该腰身围成的工艺孔,该工艺孔处于所述汇流排底座与两所述汇流排主体交接的根部位置,且该工艺孔沿所述汇流排主体竖向方向的长度为所述汇流排沿所述汇流排主体竖向方向的长度的2/5~3/5。
进一步的,所述合金垫片为压缩率为2.5~5.7%、回弹率为87~97.8%的记忆合金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孔延伸至所述汇流排底座内,且伸入该汇流排底座内的工艺孔端部呈半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板横向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汇流排本体一侧限位于该电连接板的L型竖边上,另一侧与所述电连接板侧部相平齐,且该汇流排本体与所述电连接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针对汇流排本体的线槽、锁紧垫片以及通过腰身所形成的工艺孔结构优化设计,使得接触线与汇流排连接更加紧密,有效地缓解接触线与汇流排接触发热现象,降低接触电阻,增大汇流排载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述新型汇流排结构,其包括有可定位于电连接板1上的汇流排本体,该汇流排本体包括有汇流排底座2、并排设于该汇流排底座2上且呈对称设置的汇流排主体、贯穿该两汇流排主体的锁紧螺柱7、与该锁紧螺柱7相配合且可将该两汇流排主体锁紧于一体的锁紧螺母9,汇流排主体包括有与汇流排底座2一体成型的腰身4、与该腰身4一体成型的汇流排6,两汇流排6顶部组合有呈燕尾槽状且可与接触线10底部相配合的线槽,其中,燕尾槽内底面截面呈弧形结构,与接触线10底面弧形结构相配合;锁紧螺柱7上套置有合金垫片8,锁紧螺母9通过该合金垫片8将两汇流排6锁紧固定。
这里,两汇流排6组合成的线槽,与接触线10底部梯形结构相配合,即线槽呈燕尾槽结构,通过优化燕尾槽结构的底部,设计呈弧形结构,与接触线10底部的弧形结构相配合,装配使用时,由于两汇流排6紧贴锁紧,使得接触线6与线槽之间结合更加紧密;另外,采用的合金垫片8为压缩率为2.5~5.7%、回弹率为87~97.8%的记忆合金垫片,经我司多次试验,较之现有的汇流排结构来说,该新型汇流排结构有效地缓解接触线与汇流排接触发热现象,降低接触电阻,增大汇流排载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力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力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6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多层除湿装置
- 下一篇:电子部件搭载用基板、电子装置以及电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