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培养基接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7449.6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映田;周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鲁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34;C12M1/36;C1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养基 接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基接种结构,包括红外灭菌器、取样杯、培养基放置在培养皿、接种环阻尼和传感器检测组件、接种环旋转部件和接种环旋转部件,所述接种环阻尼和传感器检测组件包括接种环安装件,所述接种环安装件上设置有两组接种环机构,该接种环机构包括接种环、接种环转接件、接种阻尼弹簧和接种传感调节螺钉;保证接种环在压触到培养基表面的力度,不会出现压力不合理导致的各种影响接种效果的情况;不会出现接种不到培养基或者划破培养基的现象;不会因为高速划线导致接种环跳动导致划线效果差的情况;将接种环和培养皿的机械运动拆分对于机械精度要求相对较低,负载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生物培养基接种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各领域,针对一些疑似细菌或者真菌感染的现象,目前绝大部分还是使用手工接种的方式将人体体液或者活体生物的样本接种到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然后在特殊的培养环境下生长24-48h后通过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生长的情况做出初步判断。
手工接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手工接种操作人员会接触到疑似样本,部分样本内的细菌或者真菌有很强的传染性,有很大的风险导致操作人员感染;
2、手工接种由于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接种过程中的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手工接种的一致性特别差;
3、手工接种速度慢,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效率较低。
目前针对微生物接种场合,自动化接种设备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本专利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教科书版本的接种操作指南的划线机构,从而实现以设备替代人工接种的目的。
微生物是一个细菌耐药性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以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最为明显,国内抗生素乱用情况严重,导致细菌和病毒不断的产生耐药性变异产生新的物种,近两年国家卫计委明文规定各级医院需要重视微生物,在细菌和真菌检测上需要加大力度,针对病人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必须要求50%以上比例进行细菌培养实验(需要接种)。
针对微生物行业实际接种操作规范也有很严格的要求,针对不同样本需要按照不同的接种方式来进行接种,且需要接种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具体的手工接种操作的要求参考:
目前微生物行业中,对于微生物接种基本上处于手工操作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生物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近几年已经有一些国内外厂家在微生物接种自动化行业方面推出了一些产品,包括美国BD公司(磁珠法接种)、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梅里埃等国外公司和国内的济南朗迈生物有限公司及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针对微生物自动接种国内两家公司的方案大致如下:
1、 培养皿固定,通过四轴机器人上安装的接种环在培养皿上进行接种;——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考专利:申请号:201410734526.2 微生物样本处理智能机器人;
2、 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固定不动,通过机械结构驱动培养皿运动来接种;——济南朗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考专利:申请号:201410726574.7 一种利用重力控制力度的培养基接种方法和装置。
其中,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设备由于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完全依靠接种环运动来实现,结构主体使用的是四轴机器人成本相对较高,另外在接种环节中由于需要不断的给接种环进行高温灭菌处理,设备效率会比较低,对于样本量大的医院适用性太差,同时由于接种环在长期高温灭菌时很容易产生形变,如此会导致在长期使用时存在接种不到培养基或者是划破培养基的现象,从而导致接种结果异常,没有任何的检测机构确保接种环接触到培养基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鲁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鲁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7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