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范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9485.6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红;杜玮;韩忠义;席晓燕;崔贺贺;岳川;李跃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范成仪 | ||
一种齿轮范成仪,包括底座、主动齿轮、中间齿轮、从动齿轮、调节齿轮、齿坯托盘、滑枕、齿条和齿刀,所述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竖直转轴安装在底座上并依次啮合;所述调节齿轮和齿坯托盘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轴固结;所述滑枕通过底座上的纵向滑槽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调节齿轮啮合并通过滑枕上的垂直于纵向滑槽的横向滑槽与滑枕滑动连接;所述齿刀固定在齿条上,齿刀的刃部位于齿坯托盘上。本实用新型在齿条与底座之间设置了相互垂直的纵向滑槽和横向滑槽,这种双槽结构使齿刀既能左右移动,也可上下移动,操作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本实用新型没有易损部件,运行十分可靠,可保证齿轮范成实验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验证和模拟齿轮加工的范成原理的装置,属于教育或演示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范成实验是验证和模拟齿轮加工的范成原理的一个实验,该实验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主要实验之一。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在相互啮合时其共扼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方法,如滚齿和插齿加工齿轮。加工时,轮坯与滚刀或插刀相互啮合,并保持固定的传动比;同时刀具还沿轮坯轴向作切削运动和让刀运动。这样,加工出来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时的“切痕”所形成的包络线。如果刀具刀刃的轮廓线为渐开线,则根据共扼原理,其包络线必定也是渐开线。目前使用的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大多数就是用这种方法切制而成的。由于在实际加工齿轮时无法看到刀刃形成包络线的过程,于是人们设计了齿轮范成仪,它通过齿轮范成来模拟轮坯与刀具对滚切削(即形成包络线)过程,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齿轮加工的范成原理。但由于该现有的齿轮范成仪存在结构缺陷,其齿刀只能左右移动,操作非常不方便,实验效率低,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出,严重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的齿轮范成仪,以确保齿轮范成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齿轮范成仪,构成中包括底座、主动齿轮、中间齿轮、从动齿轮、调节齿轮、齿坯托盘、滑枕、齿条和齿刀,所述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竖直转轴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依次啮合;所述调节齿轮和齿坯托盘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轴固结;所述滑枕通过底座上表面上的纵向滑槽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调节齿轮啮合并通过滑枕上表面上的垂直于纵向滑槽的横向滑槽与滑枕滑动连接;所述齿刀固定在齿条上,齿刀的刃部位于齿坯托盘上。
上述齿轮范成仪,所述底座上的纵向滑槽为矩形槽。
上述齿轮范成仪,所述滑枕上的横向滑槽为燕尾槽。
上述齿轮范成仪,所述齿刀的模数为20mm,各个齿轮和齿条的模数都为1 mm,从动齿轮的齿数为120,主动齿轮和中间齿轮的齿数为60,调节齿轮的齿数为100。
本实用新型在齿条与底座之间设置了相互垂直的纵向滑槽和横向滑槽,这种双槽结构使齿刀既能左右移动,也可上下移动,操作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本实用新型没有易损部件,运行十分可靠,可保证齿轮范成实验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纵向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横向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齿刀在最左端极限位置;
图6是齿刀在最右端极限位置。
图中各标号为:1、调节齿轮,2、端盖,3、齿坯托盘,4、齿刀,5、滑枕,6、齿条,7、底座,8、主动齿轮,9、中间齿轮,10、从动齿轮,11、纵向滑槽,12、横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学院,未经唐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9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易碎面板印刷用的定位治具
- 下一篇:一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