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扁管及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0128.1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车雯;于博;彭光前;吴俊鸿;廖敏;翟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8F1/04;F28F13/06;F28F17/00;F28F21/08;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及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换热器技术的发展,微通道换热器由于其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冷媒灌注量少、结构紧凑等优点,成为行业高效换热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同时将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外机换热器使用,在外机化霜时,主要是利用外风机产生的风作用于微通道扁管为水平面,吹走化霜水,但还是有部分不能顺利从微通道扁管上流下来,从而使其积聚在微通道扁管上,影响微通道换热器换热性能,故为了解决化霜水问题就需要对微通道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
公开号为CN 201225792Y的现有专利采用的方案是将微通道扁管直接倾斜安装在微通道换热器上,能够较好的使化霜水顺利的从微通道扁管上流下了,但微通道扁管倾斜后内部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大,又降低了换热效率。
因此,如何设计才能使化霜水不会积聚在微通道扁管上,提升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化霜水积聚的微通道扁管及微通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通道扁管,包括复数个微通道孔道,所述微通道扁管弯折形成两组倾斜传热面,两组倾斜面内包含相同数量的微通道孔道。
优选的,微通道扁管弯折后形成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20°且小于180°。
优选的,微通道扁管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微通道扁管制成的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集流管,复数根微通道扁管依次沿集流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在两根集流管之间,所述微通道扁管的微通道孔道与所述集流管连通,所述微通道扁管水平设置且其传热面朝下倾斜。
优选的,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的连接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集流管为方管。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微通道扁管设计成两侧微向下倾斜的形式,且为了配合这种形式的微通道扁管,将集流管设计成方管,便于两者之间的固定;这种两侧微向下倾斜的微通道扁管能够促进化霜水从微通道扁管上流下,进而排除积聚在集流管上的化霜水,同时这种两侧倾斜的设计能够增强流体的扰动程度,强化换热,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扁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微通道换热器在作为外机换热器的使用过程中,在外机进行化霜时,由于微通道扁管为水平面,所以微通道扁管上面的化霜水主要是利用外风机产生的风将其吹走,但是还是会有部分化霜水没有被吹走,从而积聚在微通道扁管上,使化霜水不能排除干净,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后的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扁管1呈扁平状的长条形,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微通道扁管1内部间隔出复数个并排排列的微通道孔道101用于分流,每个微通道孔道101呈方形且横截面积相同,其并排排列后面积最大的两侧为微通道扁管1的传热面,冷媒经过微通道孔道101与空气进行换热。微通道扁管1以中间轴线为界弯折形成两两相互平行的四个倾斜的传热面,两组倾斜面内包含相同数量的微通道孔道101,使微通道扁管1呈三角状,比现有技术中单边倾斜时微通道扁管内部流体的流动阻力减小一半,使流体能够充分进行换热,且弯折后微通道扁管1形成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120°且小于180°为最优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0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磷酸一铵生产的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汽车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