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除尘器阴极线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3709.0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2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2D25/04;B03C3/4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单香杰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除尘器 阴极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除尘阴极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除尘器阴极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阴极线作为发电厂除尘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和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其应用越来越多,相应的生产产能需求就越来越大。
目前,我们国内环保企业一方面是采用人工生产为主的模式,其生产产量、质量等严重依赖于人工,生产产量低、质量一致性较差。
另一方面是采用融熔的金属浇注至模具中,再通过冲压机冲压成出齿型,但在冲压过程中只能一段一段冲,无法做到连续冲压,因此综合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阴极线的需求现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将产品一次成型的、可连续生产产品的电除尘器阴极线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除尘器阴极线生产装置,包括生产台架和垂设于生产台架内的钢芯线,生产台架内还设有两个压辊,所述压辊包括圆柱形本体,压辊的圆柱形外表面开设有绕圆柱一周的凹槽,沿所述凹槽两侧设有与凹槽接通的齿部凹槽结构,两个压辊的圆柱形外表面紧贴设置并使两个凹槽位置对正,两个凹槽内表面相对于钢芯线对称设置,两个压辊的齿部凹槽结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两侧与齿部凹槽结构相接处设有台阶,以减小所生产产品本身的集中应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槽,加料槽底部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压辊凹槽位置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进料孔上设有适配的锥形棒用于控制进料流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压辊出料位置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压辊中的阴极线进行冷却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为气体或液体喷射装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内的冷却介质为干冰或液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持续生产:采用两个托辊相互紧贴挤压,使融熔合金溶液注入凹槽和齿部凹槽结构后再随着托辊之间的相对转动而脱出凹槽冷却成型,整个过程连贯畅通,颠覆了现有的阴极线生产技术中需先成型后断续冲压的操作理念;
2)进料速度可控:通过灵活调节锥形棒,可有效控制进料孔处的过流面积,此外融熔的合金溶液先流向任一凹槽内,并随着托辊的旋转而缓慢进入另一个凹槽,该设计为合金溶液的流通提供了反应时间,这样一来,合金溶液可将两个凹槽及齿部凹槽结构缓慢填满,避免出现合金溶液在注入到凹槽内时直线下流的情况出现;
2)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托辊上设置的凹槽和齿部凹槽结构为阴极线的阴极杆和放电齿条的成型模具,在凹槽的出料口设置的冷却装置可使合金溶液的阴极线快速成型,即合金溶液在进料口投放的过程中,凹槽的出料口液在持续产出成型的阴极线,无中间工序掺杂;
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生产设备来说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减少了设备部件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电除尘器阴极线生产装置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压辊上凹槽和锯齿形齿部凹槽结构的简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除尘器阴极线生产装置,包括生产台架1和垂设于生产台架内的钢芯线2,生产台架1内还设有两个压辊3,压辊3包括圆柱形本体,压辊3的圆柱形外表面开设有绕圆柱一周的凹槽31,沿凹槽31两侧设有与凹槽接通的齿部凹槽结构32,两个压辊3的圆柱形外表面紧贴设置并使两个凹槽31位置对正,两个凹槽31内表面相对于钢芯线2对称设置,两个压辊的齿部凹槽结构32位置对应。
齿部凹槽结构32的齿部具体可为锯齿形齿部、矩形齿部、弧形齿部等,其齿部形状依实际生产产品确定。
本实施例中齿部凹槽结构32优选为锯齿形齿部凹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3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