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紫外线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4645.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牛壮;余晨辉;陈鸣;葛张峰;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紫外线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紫外线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紫外线探测器用于检测电线漏电,它的材料大多采用硅及其他材料的混合物,光谱范围涉及到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对紫外探测器而言,背景噪声较大,需要加上滤光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紫外线检测仪。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紫外线检测仪,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和微弱信号放大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升压电路和电源信号极性反转电路,为微弱信号放大模块提供正负12V电压;所述微弱信号放大模块包括GaN基发光二极管、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所述GaN基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连接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电压放大电路;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三个OP07运算放大器。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升压电路采用MC34063电源转换芯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信号极性反转电路采用ICL7660S电压正负转换芯片;所述电池的两端连接MC34063电源转换芯片,MC34063电源转换芯片连接ICL7660S电压正负转换芯片,ICL7660S电压正负转换芯片输出正负12V电压。
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以及电压放大电路的三个OP07运算放大器均分别连接ICL7660S电压正负转换芯片输出的正负12V电压;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放大电路的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前述电压放大电路的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压放大电路第三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第三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为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GaN基发光二极管的两端与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两个OP07运算放大器的正极相连接,并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GaN基发光二极管作为紫外线探测器,经过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再连接下一级由三运放构成的仪表运算放大器,最终输出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两个运算放大器作为双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构成差分输入,探测器产生的光电流经过与运放相连的反馈电阻,再利用仪表放大器的差分输入来抑制前一级信号的共模噪声,利用“虚短”和“虚断”特性,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外加一个电容与反馈电阻相并联,用来调节整个系统的带宽,根据信号频率特性,截止频率设置偏小,滤除高频噪声。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GaN基发光二极管是氮化镓材料pin结构的紫外探测器,其紫外可见抑制比较好,对可见光及红外波段的光基本上不响应,因此用来检测电线漏电放出的紫外光,从而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对信号的一系列放大处理过程,最终达到后端仪器设备能够处理的电信号,最后通过无线设备将数据信息传递到手持终端设备上,以此来判断电线是否损坏,可以及时避免电气引起的火灾,安全性高,检测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管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弱信号放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的电器元件的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1.GaN基发光二极管、2.第一反馈电阻、3.第一反馈电容、4.第一OP07运算放大器、5.第一接地端、6.第二OP07运算放大器、7.第二反馈电阻、8.第二反馈电容、9.第三OP07运算放大器、10.调节电阻、11.第一电阻、12.第二电阻、13.第四OP07运算放大器、14.第三电阻、15.第四电阻、16.第三反馈电阻、17.第五OP07运算放大器、18.第五电阻、19.第二接地端、20.信号输出端、21.ICL7660S电压正负转换芯片、22.MC34063电源转换芯片、23.电源接线端、24.电池、25.第六电阻、26.第七电阻、27.第八电阻、28.电感、29.电容、30.二极管、31.第一极性电容、32.第二极性电容、33.第三极性电容、34.池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4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