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连杆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4733.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东;周建;罗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快思维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431400 湖北省武汉市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用连杆轴。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连杆轴是机器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在工作时,由于连杆轴会反复的移动和摩擦,因此需要不断的对连杆轴进行润滑,现有技术中的润滑方式一般比较复杂,或是润滑效果不好,不能使润滑油在连杆轴上分布均匀,提高了零部件的损耗量,且现有的连杆轴强度不高,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用连杆轴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连杆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连杆轴的润滑效率不高且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连杆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轴杆,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注油孔,所述轴杆的内腔横向设有油道,所述油道与出油管道相连通,且出油管道的出油口延伸至位于本体两端的轴杆表面,两组所述轴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颈与安装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本体上的注油孔与两组油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本体与其两侧的轴杆采用高强度的镁铝合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安装的通孔,位于左侧的所述轴杆上还开设有一体成型的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体与两组轴杆采用镁铝合金一体成型,大大增强了连杆轴的强度,且连杆轴的整体质量降低,保证了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连杆轴上开设注油孔,并在连杆轴不断的移动过程中使得润滑油均匀分布在连杆轴的表面,达到了润滑均匀的效果,提高了连杆轴的润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轴杆、3注油孔、4油道、5出油管道、6轴颈、7安装部、8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连杆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轴杆2,所述本体1上还开设有注油孔3,所述轴杆2的内腔横向设有油道4,所述油道4与出油管道5相连通,且出油管道5的出油口延伸至位于本体1两端的轴杆2表面,两组所述轴杆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颈6与安装部7连接。
其中,所述本体1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本体1上的注油孔3与两组油道4相连通,所述本体1与其两侧的轴杆2采用高强度的镁铝合金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7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安装的通孔,位于左侧的所述轴杆2上还开设有一体成型的键槽8。
工作原理:本体1和位于其两侧的轴杆2之间采用镁铝合金一体成型,保证了连杆轴的整体强度,同时减轻了连杆轴的重量,大大延长连杆轴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本体1上开设注油孔3,在轴杆2的内腔中设置两组与注油孔3相连通的油道4,在连杆轴工作时,由于连杆轴的不断移动,使得润滑油通过两组油道4经由与轴杆2表面连通的出油管道5均与分布在轴杆2上,达到润滑油均匀分布在连杆轴上的目的,提高了润滑油的润滑效果,保证连杆轴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快思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快思维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4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