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液的电池包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7105.3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电池 箱体 结构 | ||
一种防漏液的电池包箱体结构,包括:电池箱主体、电池箱上盖、电池模组、热管理组件和单向阀,电池箱上盖盖合于电池箱主体,电池箱主体与电池箱上盖形成中空腔体,电池箱主体包括若干模组固定梁,若干模组固定梁间隔设置于电池箱主体,相邻模组固定梁形成热管理组件放置槽,热管理组件安装于热管理组件放置槽,电池模组安装于模组固定梁,单向阀安装于电池箱主体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防止电池模组内部漏液情况的发生和对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保护电池模组的同时发挥电池模组的最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箱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漏液的电池包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对大气环境污染小、能源多样化的特点,倍受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发展越来越迅猛。当前,政府和企业不惜巨资投入研究和开发,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新能源电池系统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寿命等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致普及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电池模组的温度作为直接影响其功率性能的重要因素,当电池模组温度较低时,电池模组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低于0℃时对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电池模组瞬间电压过充现象,造成电池模组内部短路。其次,电池模组在生产制造等环节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等可能造成电池模组局部过度发热,进而引起连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事故,威胁到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电池模组系统配置专门的液冷装置来解决电池模组系统热管理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电池模组系统中液冷装置一旦发生液体泄漏,同样会引发严重的事故。再者,倘若液体长期处于电池模组箱体中时,箱体中的电池模组以及与电池模组相关的组件处于非常危险的环境中,一旦发生短路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烧毁电池模组系统,重则起火爆炸,甚至车毁人亡,严重威胁到使用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漏液的电池包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漏液的电池包箱体结构,包括:电池箱主体、电池箱上盖、电池模组、热管理组件和单向阀,所述电池箱上盖盖合于所述电池箱主体,所述电池箱上盖与所述电池箱上盖形成中空腔体,所述电池箱主体包括若干模组固定梁,若干所述模组固定梁间隔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主体,相邻所述模组固定梁形成热管理组件放置槽,所述热管理组件安装于所述热管理组件放置槽,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模组固定梁,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主体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主体与所述电池箱上盖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安装于所述中空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高压单元,所述高压单元安装于所述中空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手动维护开关,所述手动维护开关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上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高压插件,所述高压插件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主体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主体设置有挂耳。
本次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次技术方案通过单向阀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防止漏液情况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电池模组,将漏液的危害最小化。此外,热管理组件实现对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使得电池模组可以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下,使电池模组发挥出最大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防漏液的电池包箱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7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