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废水用油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7430.X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华;杨光;陈林;陈建;黄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正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17/028;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武森涛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水 油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业废水用油水分离器,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其包括油水分离罐体,还包括与油水分离罐体容腔相连通的入液口、出液口以及溢流排油口,所述油水分离罐体在其容腔内沿其轴线间隔设置有N片隔板,从而将其容腔分隔成N+1个并排的子腔,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相邻两子腔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板上的排水孔相连通;相邻两隔板上的排水孔分别位于油水分离罐体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入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于两个不相邻的子腔上。本实用新型可连续分离含油废水,且避免了部分含油废水被直接排出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工业废水用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工、机械加工等企业在生产环节当中,普遍会产生大量含油的工业废水,这些含油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排放前均需要对含油废水作油水分离处理。而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除重焦油的相对密度为1.1以上外,其余的相对密度均小于1。所以人们通常将含油废水通入至容器当中,利用水油之间的密度差,使油类污染物漂浮至液体表面并从溢流排油口处排出,从而进行油水分离处理,也就是重力分离法。
而具体生产环节当中,真空系统水环真空泵会产生一种含有废水,该废水的含油为0.5~1%,产生量为10~20m
针对这种总量较大、含油量低的特殊含油废水,我们曾尝试采用传统的静置沉降式油水分离器。但传统的静置沉降式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时间较长,且占地面积较大,难以连续使用,经济效率低下,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连续分离此类总量较大且含油量较低的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包括油水分离罐体,还包括与油水分离罐体容腔相连通的入液口、出液口以及溢流排油口,所述油水分离罐体在其容腔内沿其轴线间隔设置有N片隔板,从而将其容腔分隔成N+1个并排的子腔,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相邻两子腔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板上的排水孔相连通;相邻两隔板上的排水孔分别位于油水分离罐体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入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于两个不相邻的子腔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设置于其所在隔板靠近油水分离罐体容腔内壁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入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于油水分离罐体两端的子腔上。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排油口设置于除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的两个子腔之外的子腔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4片,所述子腔的数量为5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连续分离含油废水,且避免了部分含油废水被直接排出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油水分离罐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油水分离罐体,2-入液口,3-出液口,4-隔板,5-子腔,6-排水孔,7-溢流排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工业废水用油水分离器作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正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正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7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瓶机机械手的回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灭火器放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