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转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9642.1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孔宇;刘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德力普安全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惠澳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把手 转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把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把手转动机构,包括把手、把手轴和固定于门页内的锁体;所述锁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轴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两端伸出至所述通孔外;所述把手轴的一端圆周形成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的卡簧,用于防止所述把手轴脱离所述通孔;所述把手套接于所述把手轴的另一端,且装配完成时,所述把手紧靠门页。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门把手转动机构上的固定螺母容易松动,把手轴与锁体的紧固性不强导致的门页闭合不牢固及开启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把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把手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门把手,指门页上供手执握的地方,而门把手转动机构指与门把手相连且位于门页内的机构,该机构应用在门页上时,通常与锁舌连接,在转动把手时,转动机构跟着转动,带动其上的锁舌完成伸缩的动作,实现门页开启与闭合的效果。
传统的门把手转动机构,采用螺母固定把手轴与锁体的方式,但该方式在长时间重复转动把手及把手轴时,会使固定用的螺母松动,导致把手轴与锁体的紧固性不强,门页闭合不牢固且开启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门把手转动机构上的固定螺母容易松动,把手轴与锁体的紧固性不强导致的门页闭合不牢固及开启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门把手转动机构,包括把手、把手轴和固定于门页内的锁体;所述锁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轴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两端伸出至所述通孔外;所述把手轴的一端圆周形成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的卡簧,用于防止所述把手轴脱离所述通孔;所述把手套接于所述把手轴的另一端,且装配完成时,所述把手紧靠门页。
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轴与所述把手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卡环结构,所述卡环结构的半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半径,固定所述把手轴与所述锁体的相对位置。
更进一步地,包括轴垫片;所述轴垫片安装在所述锁体与所述卡簧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所述把手轴平键连接。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卡簧固定把手轴与锁体,把手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卡簧旋转,既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又增强了把手轴与锁体连接的紧固性;其次,卡环结构与卡簧匹配后保证了把手轴与锁体的相对位置,保证旋转过程把手轴不会伸缩于通孔内;再次,轴垫片减少了旋转过程,把手轴对于锁体的旋转力,保证了锁体位于门页内的位置不变;最后,平键连接使把手能够成功带动把手轴的转动,避免了把手与把手轴脱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并不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唯一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电路图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的部分剖面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德力普安全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德力普安全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9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埋式叠压变频供水设备
- 下一篇:自动排气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