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刹车灯滤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1000.5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范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士林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B60Q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刹车灯 滤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灯滤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杆式天线和窗式汽车天线,很容易受到刹车灯的影响。当高频刹车灯工作时,向车身的电源电路中串入低频的干扰信号,而AM广播正好在这频段,因此很容易受到高频的刹车灯的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刹车灯滤波电路,其能使高频刹车灯对外产生的干扰噪声得到衰减,避免汽车天线收到高频刹车灯的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汽车刹车灯滤波电路,包括:正电源连接端、负电源连接端、接地端以及刹车灯用发光二极管;
所述正电源连接端通过第一支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电感;
所述负电源连接端通过第二支路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电感;
所述正电源连接端通过第三支路与负电源连接端连接,第三支路上由正电源连接端至负电源连接端依次串联有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正电源连接端通过第四支路与负电源连接端连接,第四支路上由正电源连接端至负电源连接端依次串联有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四电容;
所述接地端通过第五支路与第三支路连接,第五支路与第三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
所述接地端通过第六支路与第四支路连接,第六支路与第四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为150μH。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为0.22μF。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为1.0μF。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为22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刹车灯滤波电路,其能使高频刹车灯对外产生的干扰噪声得到衰减,避免汽车天线收到高频刹车灯的串扰。
为了克服高频刹车灯这一同频干扰,在高频刹车灯的供电电路中,加入差分型的刹车灯滤波电路,可以使这种干扰信号衰减达到60db左右,基本上对AM广播不再产生影响。
传统的高通滤波器直流不能通过,而低通又起不到衰减的目的,因此差分型低通是理想的刹车灯衰减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刹车灯滤波电路,包括:正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负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接地端GND以及刹车灯用发光二极管CHMSL;
所述正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通过第一支路与发光二极管CHMSL的正极连接,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电感L1;
所述负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通过第二支路与发光二极管CHMSL的负极连接,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电感L2;
所述正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通过第三支路与负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连接,第三支路上由正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至负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依次串联有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所述正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通过第四支路与负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连接,第四支路上由正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至负电源连接端 - CHMSL Feed依次串联有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容C4;
所述接地端GND通过第五支路与第三支路连接,第五支路与第三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
所述接地端GND通过第六支路与第四支路连接,第六支路与第四支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
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为150μH。
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0.22μF。
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1.0μF。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22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士林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凯士林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1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时调节亮度和色温的装置及LED灯具
- 下一篇:LED调光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