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2218.2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汉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38;B29C45/40;B29C33/76;B29C45/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用于成型待成型材料。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模芯、流道顶针和成型顶针。第一本体包括用于注入待成型材料的第一子流道。第一模芯的顶部与第一本体的顶部共同形成第一子成型腔。第一子成型腔与第一子流道连通以用于收容待成型材料。待成型材料冷凝形成成型件和料头。流道顶针设置在第一本体内并与第一子流道对应。流道顶针用来顶出第一子流道内的料头。成型顶针设置在第一模芯内,并与第一子成型腔对应。成型顶针与流道顶针共同顶出第一子成型腔内的由待成型材料形成的成型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利用流道顶针及成型顶针平衡顶出成型件及料头,避免成型件脱模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注塑模具的下模芯设置有流道顶针,成型件脱离模型全靠流道位置处的流道顶针上顶成型件实现,成型件容易变形,进而影响成型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用于注入待成型材料,所述第一本体内部形成有第一收容腔;
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共同形成第一子成型腔,所述第一子成型腔与所述第一子流道连通以收容待成型材料,所述待成型材料冷凝形成成型件和料头;
流道顶针,所述流道顶针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子流道对应以用于顶出所述第一子流道内的所述料头;和
成型顶针,所述成型顶针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内并与所述第一子成型腔对应以用于与所述流道顶针共同顶出所述第一子成型腔内的所述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利用流道顶针及成型顶针平衡顶出成型件及料头,避免成型件脱模变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弹性垫圈,所述第一弹性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模芯上。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垫圈,能使缓冲所述第一模芯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的摩擦并且保证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密封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本体向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形成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弹性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凸起抵触。
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相互配合,从而将第一弹性垫圈固定在第一收容腔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件包括工作部及围绕在所述工作部的非工作部,所述第一子成型腔包括与所述工作部对应的第一子空间和与所述非工作部对应的第二子空间,所述第二子空间与所述第一子流道连通。
所述第一子成型腔分为所述第一子空间和所述第二子空间,分别用于盛放所述成型件的所述工作部和所述非工作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顶针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成型顶针穿设在所述第一模芯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子空间内的非工作部接触,多个所述成型顶针围绕所述第一子空间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多个所述成型顶针,如此,确保平衡顶出待成型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排气顶针,所述排气顶针穿设在所述第一模芯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子空间内的非工作部接触以用于排除所述第一子成型腔中的气体。
所述排气顶针可以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子成型腔中的气体,从而减小所述第一子成型腔的气压过大时对所述待成型材料的影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顶针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子流道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汉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汉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2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噪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易拉保鲜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