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管廊软基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4012.3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汤武;方丽华;谷祖宏;林志雄;郑杰;缪冬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36;E02D27/4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管廊软基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软基支撑,属于综合管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软基处理方法耗时长、成本高、效果不佳的问题。该软基支撑设置于综合管廊下方,综合管廊包括管廊箱体和内部管线,管廊箱体包括若干顺次连接的箱体节段,相邻的箱体节段之间设有变形缝,每个变形缝下端贴紧设置承台,以控制箱体节段与相邻箱体节段之间的变形,承台下方布置刚性桩基础,使得桩刚性桩基础支撑于可靠的持力层,从而对管廊进行支撑,避免管廊结构竖向变形。该软基支撑提供了综合管廊在深厚软土地基情况下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耐久性,对于工程建设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管廊软基支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吹填造陆能缓解前述矛盾。吹填造陆是一种利用海积软土或淤泥作为围海造陆的基础资源,增加建设用地,解决沿海地区用地需求量急剧增加的方法。但新吹填土具有“三高两低”的工程地质性质,即高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渗透性和低强度的特征,同时淤泥层深厚,不利于吹填区内的城市建设。
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综合管廊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我国近年来建设的热点之一。综合管廊内设置不同管径不同类型的各种管线,管廊基础变形过大将引起管廊接缝错位,最终影响市政管线正常使用。因此,综合管廊下持力层不仅应满足其承载力要求,同时更应解决竖向变形问题。
在吹填区地质条件下,综合管廊必须通过软基处理才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工后沉降。目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例如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刚性桩处理法等,要么处理时间长、效果不佳,要么造价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吹填区软弱地基综合管廊竖向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软基支撑,用于提高综合管廊在深厚软土地基情况下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综合管廊软基支撑,所述综合管廊包括外部管廊箱体和内部管线,所述综合管廊的外部管廊箱体由若干箱体节段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所述箱体节段之间设有变形缝,每个所述变形缝下端贴紧设置承台,所述承台下方布置刚性桩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节段的长度为10~30m。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变形缝下端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刚性桩基础,两根所述刚性桩基础分别固接于承台两端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桩基础的型号、数量、长度以及桩间距均根据管廊荷载以及软土地质情况计算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承台的截面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综合管廊软基支撑,通过综合考虑管廊及管廊内部管线允许变形的程度,兼顾管廊箱体的配筋经济性和分节经济性,对管廊箱体进行分节,使得综合管廊的外部管廊箱体由若干箱体节段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箱体节段之间设有变形缝,每个变形缝下端贴紧设置承台,以控制箱体节段与相邻箱体节段之间的变形。并根据受力计算,在承台下方布置刚性桩基础,使得桩刚性桩基础支撑于可靠的持力层,从而对管廊进行支撑,避免管廊结构竖向变形。该软基支撑不仅提高了综合管廊下的地基承载力,更解决了综合管廊,尤其是管廊衔接处严格限制工后竖向变形的难题。与常规软基处理手段相比,本实用新型控制竖向变形效果好,工期短、造价低,经济、实用,具有较好地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综合管廊软基支撑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综合管廊软基支撑的纵断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4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靠尺
- 下一篇:一种金属激光3D打印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