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球鞋鞋底及足球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7273.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艺;邵严昊;莫旸;韩健;曾全寿;丁世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C15/02 | 分类号: | A43C15/02;A43C15/16;A43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源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4 | 代理人: | 冯德魁;窦晓慧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钉 扭转 足球鞋 支撑 支撑区域 鞋底本体 旋转排列 压力分布 支撑足部 爆发力 支撑力 足球 控球 预设 足部 足底 跖骨 转动 损伤 申请 保证 | ||
本申请公开一种足球鞋鞋底及足球鞋;其中,所述足球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上的鞋钉;根据足底的压力分布,将所述鞋底本体划为主扭转支撑区域和从扭转支撑区域;所述鞋钉包括:主扭转支撑鞋钉和从扭转支撑鞋钉,所述主扭转支撑鞋钉设置于主扭转支撑区域范围内,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设置于所述从扭转支撑区域范围内,且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以所述主扭转支撑鞋钉为中心,沿支撑足部的预设转动方向上旋转排列多个,且从扭转支撑鞋钉排列的位置满足在传控球时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能够与足球形成最大接触面。从而为足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以保证良好的爆发力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保护足球运动员跖骨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体育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足球鞋鞋底及足球鞋。
背景技术
足球运动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最为常见的非接触式损伤之一,将近70%的ACL损伤发生在落地或侧切运动瞬间,而足球鞋鞋底的牵引力是影响运动员表现的重要因素。
在足球运动中,由于鞋底是与运动场地直接接触的部件,因此,足球鞋成为足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运动装备之一。
足球鞋种类繁多,可适用于人造草地、坚硬场地、地板和松软场地等,需根据不同场地选择对应种类的足球鞋。不论根据何种场地选择相适应的足球鞋,其中,对足球鞋的功能要求必不可少。例如:如果足球鞋的牵引力太低鞋底容易打滑,影响运动员发力;但如果足球鞋的牵引力过大,则会阻碍运动员的移动降低灵活性。
现有的足球鞋鞋底部鞋钉的设计是在前脚掌设计围绕掌中旋转使用的。通常情况下,在前脚掌中心位置处设置鞋钉,以中心鞋钉为中心在鞋底边缘处旋转设置其他鞋钉,当鞋钉为三角形鞋钉时,边缘设置的鞋钉能够增强稳定性和止滑的作用,中心设置的鞋钉能够具有在硬草地上的抓地力和牵引力,使运动员可以快速启动,具有该种鞋钉的足球鞋适合前锋等爆发力的球员;当鞋钉为圆形鞋钉时,前脚掌中心位置处的圆形鞋钉更易于稳定控球,适合中场球员。
类似上述现有足球鞋中以中心为原点旋转和直接以圆钉为鞋钉的大底配置虽然能够降低鞋底与地面之间的锁定机制,但是由于鞋钉形状的限制会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以及安全性,例如:圆钉爆发力会降低,前脚掌中心鞋钉较短,与地面接触时间偏短,达不到增加与地面接触时间的要求;当球员大力抽射时鞋钉嵌入土壤,无法更好移动,形成锁定机制,增加下肢膝关节压力,容易造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等。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足球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不会因为足球鞋功能的限制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以及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提高安全性的足球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足球鞋鞋底,以解决现有中由于足球鞋鞋钉而导致运动员受伤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足球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上的鞋钉;
其中,根据足底的压力分布,将所述鞋底本体划为主扭转支撑区域和从扭转支撑区域;
所述鞋钉包括:主扭转支撑鞋钉和从扭转支撑鞋钉,所述主扭转支撑鞋钉设置于主扭转支撑区域范围内,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设置于所述从扭转支撑区域范围内,且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以所述主扭转支撑鞋钉为中心,沿支撑足部的预设转动方向上旋转排列多个,且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排列的位置满足在传控球时所述从扭转支撑鞋钉能够与足球形成最大接触面。
优选的,所述主扭转支撑区域范围为第三跖骨至第五跖骨的区域范围内。
优选的,根据运动中足部的活动状态,将足底前脚掌部分对应的所述鞋底本体,沿足底长度方向划分为主弯折位和从弯折位,所述主弯折位和所述从弯折位分别位于跖骨的两端,所述跖骨靠近趾骨一侧为主弯折位,所述跖骨的另一端为所述从弯折位;
所述主扭转支撑区域范围内的所述主扭转支撑鞋钉位于所述主弯折位与所述从弯折位之间的所述第五跖骨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7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