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涂料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7855.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7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香;李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台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14 | 分类号: | B02C13/14;B02C13/26;B02C13/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涂料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涂料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超微粉体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源自古老的传统研磨技术,而将其研磨的概念向前大大延伸了。所谓“超微粉体”,国内外目前对这一名词尚无严格的界定。有人定义粒径小于100um的为“超微粉体”,也有人定义粒径小于1um的为“超微粉体”。但通常的习惯做法是小于500目(即30um)以下的粉体,即称之为“超微粉体”。如此定义正是源于采用传统的任何工艺方法,都很难将固形物料研磨到如此的细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形容纤细的东西时,时常会说“细如发丝”。通过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千分尺,我们即可测量到人的发丝直径。通常为70~80um。由此可知,超微粉体的粒径要比人的发丝直径还要纤细得多。固形物质经过超微研磨后,使其处于微米甚至纳米尺寸时,该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总之,“超微粉体技术”是一门跨行业的新兴技术领域,在我国从八、九十年代开始才逐步被越来越多研究部门和行业所重视。今后,必将在新材料、医药、日化、保健、化工、军工、电子、航天等领域内取得全新的长足的发展。
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超微研磨机大多数都是把物料从进料口倒入研磨室中通过旋转锤片进行研磨,研磨过后的物体从出料口出来,发现有物料没有被研磨完全,则将物料进行二次研磨,因为没有精准的仪器判断,有时会造成物料过度研磨,比较浪费人力物力;2、为了在物料研磨的时候防止物料飞溅,超微研磨机的箱体大多数是一体的,物料研磨后都会从出料口出去,但也有少部分物料会在研磨机底部沉积,造成物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涂料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物料过度研磨和物料沉积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涂料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下机箱,所述研磨机下机箱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环筛孔,且研磨机下机箱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研磨机主轴,所述研磨机主轴的外部设置有研磨盘,所述研磨盘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研磨机下机箱的上方设置有研磨机上机箱,且研磨机下机箱的下方设置有研磨机机架,所述研磨机上机箱的上方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上方设置有研磨机电机。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电机与研磨机主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且研磨机电机与研磨机上机箱之间通过电机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研磨机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上机箱的右侧嵌入设置有物料进料口,且研磨机上机箱与研磨机下机箱之间通过固定机箱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研磨盘的表面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个旋转锤片。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主轴的底部设置有刮片。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机架与研磨机下机箱是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研磨机主轴的底部设计了刮片,当研磨机主轴在电机作用下开始旋转研磨物料时,刮片产生的风压可以改善研磨室内的气流状况,有利于负压吸进物料和正压排料,并破坏整个研磨室内的环流层,使研磨合格物料能及时排出,避免重复、无效的过度研磨。
2、本实用新型的下机箱表面嵌入设计了环筛孔,物料进入上层预研磨区内开始研磨,研磨合格的细物料迅速通过周围环筛孔排出研磨室,半研磨或未研磨的物料继续下降,落入下层主研磨区域进行研磨,研磨合格的细物料迅速通过周围环筛孔排出研磨室,落入底部的物料会通过刮片重新进入研磨区内进行研磨,通过底部环筛孔排出研磨室,不会造成物料沉积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研磨机电机、2-电机散热孔、3-物料进料口、4-固定机箱螺栓、5-环筛孔、6-研磨机机架、7-研磨机下机箱、8-旋转锤片、9-研磨机主轴、10-研磨机上机箱、11-联轴器、12-研磨盘、13-电机支撑架、14-刮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台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台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7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粉料混合及倒料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多级高效筛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