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8792.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茂;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茂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F23Q2/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7801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 打火机 出气 组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火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吸烟取火,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主要部件是发火机构和贮气箱,发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发火机构是打火机演变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根据发火机构的特点,打火机可分为火石钢轮打火机、压电陶瓷打火机、磁感应打火机、电池打火机、太阳能打火机、微电脑打火机6种。打火机使用的气体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早期多用汽油。今多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
打火机的出气组件一般包括用于插入打火机壳体上端的套体以及按顺序插入套体的恒流阀、出气阀。套体外侧面一般设有螺纹,其与打火机壳体螺接。
现有技术中,打火机的装配设备不完善,打火机的大小不同,出气组件的大小也不相同,装配不同的打火机需要更换不同的紧丝工具,操作起来极其浪费时间,所以我们推出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其操作简单,使得打火机组件的装配效率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包括握杆,所述握杆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套筒,所述握杆的中部设有装置腔,所述握杆的侧壁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握杆的侧壁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握杆的一端设有转轮,所述第一转轴远离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装置腔的内壁设有圆腔,所述圆腔与凹槽连通,所述圆腔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圆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相对的内壁均贯穿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第二插槽内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活动杆位于凸块与第二插槽内壁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位于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设有与活动杆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凹槽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插槽内,所述推杆位于第一插槽内的一端设有梯形块,所述推杆远离梯形块的一端设有圆盘,所述推杆位于梯形块与第一插槽内壁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性装置。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齿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转轮的表面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在转轮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套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与第二弹性装置均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握杆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操作员将握住握杆,将套筒套在出气组件上,然后转动转轮,转轮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套筒转动,进而带动出气组件旋转,由于出气组件与打火机壳体螺纹配合,出气组件顺着纹路向下运动旋进打火机壳体中,在装配不同的打火机时,操作员只需拉动圆盘,使梯形块不在抵住凸块,进而使活动杆脱离限位槽,然后更换不同的套筒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得打火机组件的装配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打火机出气组件的紧丝机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杆、2第一转轴、3第二锥齿轮、4第二转轴、5套筒、6转轮、7第一锥齿轮、8凸块、9梯形块、10活动杆、11推杆、12圆盘、13齿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茂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茂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8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钪合金靶坯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制备TC4合金的方法